第883章 西守东攻峙黄山,缙云火雷动仙(1 / 1)

加入书签




五月二十七日
白正孝领一万左军进逼旌德县,方清弃城野战,溃败,遁入歙州,坚守绩溪县,并调集歙州境内所有军队前来汇合。
五月三十日,方清在绩溪县汇聚兵马三万,并于黄山南麓立寨,与北麓白正孝部对峙。
六月三日,台州援军五万人抵达,黄山南麓的贼军人数攀升至十万人。
方清站在城头,看着一眼望不到的营帐,想到北面的白正孝,不由得大笑道:“攻守易形也。”
六月五日,方清率大军向白正孝营寨发起猛攻。
白正孝所立营寨依照山势而建,并于黄山之上设偏寨,置有五百弓弩手,居高临下。
方清死战一日一夜,毫无战果,只得退兵。
六月十日,在杭州地界隐藏了将近一个月的南下大军终于不再掩饰。
快速击破围攻桐庐的五万贼军,袭取睦州,抵达婺州城下。
婺州的东面便是台州了。
“哪里来的官军?他们不是在润州吗?”
婺州城内,贼军守将袁岁看着旌旗蔽日的唐军,不由得心中发颤。
“将军,要不降了吧,我们只有三万人啊,看这架势,官军人数五万都打不住。”
“可。”袁岁看着幕僚,有些不愿意,自己可是袁晁的亲族,官军恐怕不会接受自己的投降吧。
幕僚刘建躬身对袁岁说道:“若非将近保举,在下恐早已被杀,请出使敌营,为将军谋身。”
袁岁感动异常,抓住刘建的肩膀道:“劳烦先生了。”
当天,刘建便只身一人,坐着篮子下到城头,来到唐军大营外,请求面见高适。
帅帐内,高适得知来人是睦州守将袁岁的幕僚,猜到是来请降的,对左右说道:
“贼军不同叛军,除贼务尽,我欲斩杀来使,何如?”
参军白绍辉当即出列道:“使君不可,今江南贼乱,根源在征收欠赋,胥吏逼迫过甚,百姓缴无可缴,走投无路之下才不得如此。”
“非是民无敬畏之心,实则生死之权尔,若使君斩杀使者,尽杀婺州守军,其余贼军得知后,定然死不投降,抵抗必然激烈,于平叛毫无益处。”
“婺州百姓本就稀少,杀戮过甚,必伤根本,毕竟朝廷还需要百姓耕种,以纳赋税。”
“不如听听这使者的条件,若不过分,姑且同意了他,兵不血刃拿下婺州,尽快抵达台州才是紧要。”
高适认为合理,于是让人将使者带进来。
最终高适承诺只要袁岁献城投降,可以凭借献城之功,给予一个都虞侯的职位。
六月十九日,官军进驻婺州,袁岁举婺州而降。
六月二十三日,官军踏入台州地界。
这时候,袁晁才得到官军的消息。
之所以这么晚,其一,便是高适兵贵神速,三日间连下三城,让贼军根本反应不过来,起码有数万贼军被留在婺州以西,来不及撤退到台州。
其二,高适早在两个月前就下达了封锁令,封锁了杭州南下的所有道路,不许一个人南下,杭州往南的道路至此断绝。
没有人南下,袁晁根本得不到杭州以北的官军信息。
至于沿着海路北上,朝廷的战舰此时就游弋在台州的海面上。
自从台州起义后,大唐海洋司南洋局几乎完全封锁了台州的海岸线,片板不得出海。
所以袁晁如今的信息还是三个月前的老消息:“朝廷派来的招讨使被江南群豪排挤,无兵无粮,窘迫万分。”
当时他就对左右说:“官军就是这样,死到临头还在窝里横,不过正好便宜了咱个。”
之后他便放松了对北面的探查,开始不断南侵,准备完全占领台州以南的所有州县。
不过因为福州防御使钱仕忠、建州刺史李重两部精锐,又联合在一起,于唐兴县结营自守,多次攻打不利,故而农民军顿兵城下半月不进。
缙云山
过了缙云山便到乐安溪,沿着乐安溪便可直抵台州州城临海。
鉴于缙云山的紧要地位,袁晁再次屯放了五万人。
自从接到唐军南下的消息后,袁晁便急令攻打建州的大将军薛祖俊班师回防。
六月二十五日
高适对缙云山发起进攻。
不同于贼军匮乏的攻城手段,有了江南士绅、豪商支持后的官军财大气粗,井阑、云梯、攻城车、砲石车、乃至于新式武器‘火雷’。
“轰!!!”
一股黑烟从缙云山下的贼军营寨内升起。
“官军请神了!”
听到接连不断的经过投石车投入营寨内的陶罐,继而发出雷电般的响声,让贼营士兵不得不联想到神鬼。
在火雷的帮助下,贼军的士气低到了顶点。
高适瞅准时机,将本部精锐投入上去,不过半个时辰,缙云山通道便被击破,贼军四散而逃。
站在缙云山顶,就着云雾般的仙境,看着山下一队队通过的士兵,高适感叹道:“如此山河,缘何如此多灾。”
六月二十九日,高适进抵临海,于城郊击败袁晁十余万人马,袁晁残军逃遁临海北面的唐兴石垒寨。
七月一日,官军攻破是石垒寨,袁晁被俘,高适在见了他一面后,便选兵押送京师。
七月十五日,高适在龙泉县袭击北上的叛军残军薛祖俊所部,阵斩贼帅薛祖俊,贼军或走或降。
七月二十一日,白正孝夜袭方清营寨,贼军因为袁晁之死本就心神不宁,发生营啸,方清退入歙县。
七月二十二日,温州、明州、越州、衢州光复。
七月二十四日,方清部将赵景良,杀方清举歙州而降。
至此,江南所有大的农民军均被镇压,其余流窜的余部,仅仅当地的团练军、守捉军即可解决。
于是高适上表述功,请求班师返回镇所扬州。
八月三日,高适在润州举办宴会,答谢江南群豪对他的支持。
长安城内的李豫得知江南平定,加上叛军覆灭,十分兴奋,下诏大赦天下,并改元“广德”。
叙高适之功,李豫决定将其改镇剑南,因为剑南去年才出了徐知道之乱。
去年剑南兵马使徐知道,趁朝廷将顶头上司剑南节度使严武奉调回京之机,举兵反叛,囚禁严武,兵势席卷大半个蜀地。
肃宗时,将剑南分为东西二川,此时西川节度使崔光远勉强支撑,东川更是早已陷落。
若不是朝廷命就近的黔南节度使白太龙派兵北上出关相助,蜀中恐早已被叛军占据,又是朝廷一个大患。
蜀中不稳,加上临近的吐蕃威胁,为了保住自家这个大后方,李豫决定改镇高适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摄东川节度使,镇抚剑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