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海公,钱够花吗?(1 / 1)

加入书签




第295章海公,钱够花吗?
西苑的朱翊钧跟海瑞走在湖边的林荫路上,沐浴着夕阳,散步消食。
朱翊钧双手笼在袖子里,眯着眼睛看着橘红色夕阳。
阳光映在层层云朵上,把它变成锦鲤金色的鱼鳞。
「真美!真想到大明各处看看,看看壮丽的山河,看看孤殚精竭力维护的这片山河,到底是怎麽个样子。可惜啊」
海瑞背着手,落后半步紧跟在后面。
他看着身穿朱色圆领十二纹章蟒服的朱翊钧。
跟先皇差不多高了,长大成人,一定会瑰姿俊伟。
身形与先皇不像,但神态却神似先皇啊。
听着朱翊钧说的话,海瑞心里像是被什麽堵住了。
或许,整个天下真心实意为大明的人,只有殿下和自己。
两人漫步在湖边,周围空旷寂寥,两个身影拖在地上,何等孤独。
朱翊钧继续说道:「世人认为父皇在紫禁城,孤在西苑,自有自在,好不快活。其实啊,父皇被禁在紫禁城,我被囚在这西苑。
禁内,禁内,禁住了别人,也禁住了自己。」
他转过头看了海瑞一眼,继续向前慢慢走,「孤特别喜欢听你们讲地方历任和行旅的故事,听你们讲各处的秀丽山水,不同的风土人情。
孤叫东厂丶锦衣卫镇抚司丶商业调查科收集各处的民情舆论,上海丶广州丶南京还有京城的商报丶民报,孤都叫人悄悄订阅,有空就翻阅。
可是这一切,都只是一个个文字,冰冷模糊的文字,不真实,孤常常怀疑,是真还是假。
海公,孤有时候觉得,权柄越大,越感到孤独,不敢跟别人说自己的心思。一切的真实,似乎在离我远去。」
说到这里,朱翊钧笑了笑,「海公,自从皇爷爷去世后,孤也只跟你一人说说这样的话。有时候挺羡慕皇爷爷的,他最后几年,还有我陪他说说心里话。
不知道孤到了他那个年纪时,能不能有幸也遇到一位能陪着我说说心里话的亲人?
海瑞眼睛发胀,鼻子有些泛酸,强忍心里的悲戚,微微嘶哑着声音说道:「殿下,伱还是思虑过多了,有时候臣觉得殿下应该去打打猎,去听听曲,甚至可以去喝喝酒。」
朱翊钧哈哈大笑,「海公,你刚才这番话要是传出去,天下人会说你是谄媚之臣,怂恿着孤寻欢作乐。」
海瑞也笑了,眼睛噙着泪光。
「先皇御前,臣不会如此劝。皇上御前,臣也不会如此劝。但殿下,臣是真心实意地劝,就是这麽几句话,请殿下务必放松一下,不要一直这样绷紧着自己。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臣是耿直之人,不怕忌讳,一定要劝殿下,不要如此日夜殚精竭虑。臣希望殿下秉政大明三十年,六十年,一百年。」
朱翊钧转头看着海瑞,眼睛里闪着光,「世事无常,时不我待。孤只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他猛地转回头去,迎着夕阳,继续向前走。
「好了海公,我们不说这些悲秋伤春的话了。这次孤执意北伐南征,朝野非议可多吗?」
海瑞看着一身披着金色晚霞的朱翊钧,神情恍惚了一下,听到问话,连忙定了定神,在身后答道。
「非议?殿下,西苑出任何令旨,都会有人非议的。不过这次大明同时进行两场国战,北伐南征,确实十分凶险。
殿下在刊登邸报上的明诏上有解释过,有些战事,是不可避免。有的战事,今年打了,以后十年五十年就不用打了。
有的战事,我们这辈人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用打了。
别人如何非议,臣管不到。但臣知道殿下心里装着大明,装着百姓社稷。有这一点,臣相信殿下不是肆意妄为,一味地穷兵黩武。」
朱翊钧笑得很开心,「想不到能理解孤的,是海公。」
ap 他点点头,继续说道:「大明这艘船千疮百孔,需要修缮翻新,否则的早晚会沉船。可是一大修翻新,就会牵涉到许多人的坛坛罐罐。
这些人才不管船会不会沉,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坛坛罐罐会不会被打烂。」
朱翊钧转头看着海瑞,「海公,你说孤该怎麽办?」
「砸烂那些坛坛罐罐!」海瑞斩钉截铁地说道,随即又补充道,「可是砸烂那些坛坛罐罐,它们的主人会跳起来,然后一场混战,大船倾覆,船上的人全部玩完。
投鼠忌器,左右为难。」
「海公,孤问你该怎麽办?」
海瑞狡猾地眨了眨了眼睛,「殿下早有定计,何必问臣呢!」
「海公何时变得这般狡猾?」
海瑞嘿嘿一笑,「殿下教诲臣的,如果不比奸臣狡猾,如何斗得过他们呢?」
「哈哈!」朱翊钧仰首哈哈大笑。
海瑞在旁边期盼地问道:「殿下,你心里的定计是什麽?」
朱翊钧也狡猾地眨了眨眼睛,「你猜!」
海瑞嘿嘿说道:「殿下为人君,当以真诚待臣。」
「海公,不要玩双标啊。你打哑谜可以,我打哑谜就说要以真诚待臣。」
海瑞脸色有些尴尬,「殿下刚才问的那个问题,臣实在答不出来,想不到好法子,只好如此敷衍过去。」
朱翊钧点点头,「既然海公以诚相对,孤也以诚相待。孤的定计就是太府寺和少府监,是这北伐南征。」
海瑞开始不是很明白。
什麽意思?
太府寺和少府监是专管大明工商和转运,负责挣钱的。
还有北伐南征,怎麽跟打烂坛坛罐罐,修葺翻修大船扯上关系了。
但海瑞是聪明人,又跟朱翊钧接触得多,知道他心底的很多想法,慢慢琢磨,琢磨出些意思来。
太子殿下是要把船上操帆行船的人换掉一批。
只要有可靠的人在操帆行船,太子就不用担心船会倾覆,就敢放心大胆地砸烂坛坛罐罐。
如何以新人换旧人?
科试?
海瑞在心里马上否定了。
开玩笑,科试把持在那些人手里上百年了,选上来的大多数是他们一夥,自己这种异类是少数。
北伐南征,很明显殿下是要通过军功提拔一群新勋贵,去掌控军队。
新勋贵有军功又有兵权,就能跟文官们对峙,恢复到二祖时代文武并重的局面。只要不是文官一家独大,殿下就能从容收拾他们。
不肯砸烂坛坛罐罐,那就换人,谁愿意砸就换谁上来。
太府寺和少府监又意欲何为?
朱翊钧回头看了海瑞一眼,想从他脸上的神情猜出他心里所想。
海公能不能猜到自己的真实用意?
用太府寺和少府监,一明一暗,培养出一批工商阶级。
他们也砸钱开书院,大量培养士子文人。
自己身为裁判偏向他们一些,在科试以及官制改革中放放水,让他们能够扶植出一批文官出来,与目前主要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文官们对抗。
以前文官士林们有恃无恐,就是笃定皇帝离开他们,就无法掌控整个国家。
不管用哪一派系的文官,哪怕如皇爷爷那样杀一批用一批,兜兜转转,还是在他们的圈子里打转。
自己要破圈,要重新建立一个圈子,再让他们在自己制定的的规则里去碰撞。
朱翊钧和海瑞很默契地没有在就哪个话题继续谈论下去,「海公,钱够花吗?听说你在南直隶转了一圈,一路做大善人,差点连回京的路费都不够。」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