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自己找上门来(1 / 1)

加入书签




锦衣卫是直属朱元璋管理的一个单位,没有官员能够轻易涉足。
所以说用锦衣卫来查这个案子是最合适的。
而他现在拥有调动整个锦衣卫的资源,足见朱元璋对此事的重视。
但现在刘伯温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该从何处着手。
既然文启和二虎二人是发现此事的,那么就先去调查一下具体的情况。
于是他便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随后便离开了应天前往知县。
文启听说刘伯温要来,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
他和刘伯温的关系,虽然没有特别亲密,但在整个朝堂之中,除了刘伯温和宋濂几人,其他人他都看不上眼,大多都是一些庸碌之辈或者攀龙附凤之人。
而刘伯温则是他颇为敬重的人,所以一听到刘伯温要来,他立刻派人出门迎接。
刘伯温来到解县,看到解县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是十分震惊,一路上都在感叹。
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文启居然能够把这里治理的如此繁华,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毕竟他也知道治理天下比打天下难太多了。
许多英雄豪杰,虽然赢得了天下,但治理天下的时候,多出了大问题。
可文启却将这一方小天地治理得如此繁荣,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文启果然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
刘伯温很快见到了文启,文启连忙迎了上来:“刘先生,你怎么来了?”
刘伯温叹了一口气:“听说有人贩卖茶叶,且规模巨大,涉案的官员不少,所以陛下派我来调查此事。我一时间没有眉目,所以先来这里看看。”
“对了!我此次前来,还有一件事儿。”
刘伯温说完,从自己的随身带的包袱中抽出一个黄色的卷轴。
文启一看到这个卷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之前来知县的时候也带了一个,所以他立刻跪了下来。
刘伯温打开卷轴,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上的内容并不多,只是说文启治理有功,所以提拔他作为知府。
文启这才接过圣旨,现场的众人都十分高兴,毕竟他们是文启的手下,跟随文启有了一段时间,知道文启被提拔,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被提拔。
只有文启却有些紧张,担任知府倒没什么,毕竟如此偏僻的地方,天高皇帝远。
知府和县令之间看似差了三品官阶,但实际上管理的事务却并不差多少。
但是若在知府之上再提拔,或许他都要重回应天了。
刘伯温看出来了文启的想法:“看来文启小友想要在这世外桃源中继续待下去,是吧?”
文启也笑了笑:“刘先生,谁不愿意待在世外桃源呢?”
刘伯温也叹了一口气,他也是想回乡养老,但朱元璋却不同意他的辞官请求。
最初的时候,朱元璋还拿来看一看。
后来刘伯温再递上去朱元璋连看都不看一眼。
也不做批注。
就是放在那里。
“陛下还没有同意你的辞官请求嘛?”文启问道。
刘伯温摇了摇头:“恐怕我很难安享晚年了!”
此处没有其他人,刘伯温对于文启也十分的信任。
这才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唉!”文启也轻轻叹了一口气。
历来历朝历代的开国元勋极少能够有所善终的。
而刘伯温的结局也不好。
或许自己可以帮刘伯温一把。
等到恰当的时机,帮助他一把,让他能够回乡养老。
这个想法在文启脑子里一闪而过。
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
必须要先将这个案子查清楚。
如果说这件事情不解决,无论如何朱元璋都不会同意他离开。
二人又寒暄了一会互相说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
文启也对朝廷最近的形势有一个了解。
仅仅是听刘伯温说朝廷之中最近发生的事情。
也让他感觉到风雨欲来。
不过过他身处此地,想来不容易波及到他。
“这是我这些日子收集来的资料。”文启招了招手。
他当然在刘伯温来之前就猜到了他会来。
毕竟他猜到朱元璋一定会派刘伯温前来彻查此案。
可待在应天之中,肯定是什么都查不出来的。
所以说他一定会来这里先进行调查。
而这也是刘伯温求之不得的离开应天的机会。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刘伯温都不会放弃这次离开应天的机会。
所以说文启早就猜到他会来,所以提前将资料给他准备好,虽然这段时间他收集的资料也并不很多。
但至少可以让刘伯温了解一下事情发生的全貌。
负责收集材料的正是白月。
听到文启说话,她手里拿着一沓材料,狠狠的摔在了刘伯温面前。、
给刘伯温吓了一跳。
立刻感受到了白月对他的恶意。
可他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没有在什么地方见过?
怎么可能得罪这号人物?
等到白月离开房间,刘伯温问道:“刚刚那个姑娘怎么对我这么大的恶意?”
文启苦笑道:“她是我的手下白月,对您有不满是因为您的徒弟杨宪。”
“她原本是扬州居民,不满杨宪的苛政才躲到这里。”
对于这个话题文启不愿多说。
毕竟现在大部分都没有什么证据。
文启自然知道杨宪和刘伯温二人的关系其实并不好。
但是白月根本就不知道。
想来也是因此怪罪刘伯温。
在白月的眼里,杨宪如此的道貌岸然。
那么他的师傅也未必强到哪里去!
所以说白月对于刘伯温的恶意还是很大的。
刘伯温也叹了一口气:“唉!是我不会识人,举荐了杨宪!”
其实刘伯温对于杨宪的所作所为也有所耳闻。
他不可能丝毫没有听过杨宪的事情。
但他也没有办法。
总不可能向朱元璋告发!
且不说现在杨宪是朱元璋面前的大红人。
就算杨宪不是朱元璋也未必会听他的。
如今无论是他还是李善长,徐达等人。
越是举荐的,朱元璋反而越是不用。
越是不举荐的,朱元璋或许反而会提拔。
文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刘伯温从未在朱元璋面前提起过此事。
只希望杨宪做的事不要太过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