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腾喜得麟儿(1 / 2)

加入书签

建宁元年二月,扶风茂陵一座宅院中,一青年大汉眉头紧皱,焦急地在院子中徘徊,边走嘴里还边嘟囔,“还没生吗,怎么这么慢。”

大汉年纪约二十岁左右,身高八尺有余,膀阔腰圆,面鼻雄异,看相貌有点像异族中的羌人。

此人名叫马腾,字寿成,就是扶风茂陵人。他乃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可惜马家除了他们那位先祖外,之后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到了马腾他父亲那代,虽然他也做了几天的天水兰干县尉,但最后还是被罢了官。他父亲丢官之后,也就留在了陇西,和当地的羌人一起居住。

穷的没钱娶妻,最后只好娶了当地的羌族女子做妻子,这也是马腾为什么看起来像羌人,因为他母亲本来就是羌人,而他有着一半的羌人血统。

再后来,马腾母亲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而他父亲也在他母亲去世不久就撒手西去。

临终前,他父亲把马腾叫到榻边,用微弱的声音对他说:“腾儿,为父要不行了。想我马家先祖是何等的英雄,‘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此言是何等的豪情壮语!可惜我马家后人竟落魄至此,我还有何面目去见先祖啊!”说着,马父不禁老泪纵横。

“父亲,这也不能完全怪您!”

“不,腾儿,我就是马家的罪人,无颜去见先祖,愧对我马家的历代先辈啊!可我再也没机会去做什么了,只能交给你,你要答应为父,一定要重现我马家的昔日荣光!”

“父亲,我答应。一定会尽力做到的!”

“好,为父相信你定会成功。那边有个箱子,里面放的是先祖留下的东西,如今传给你了,腾儿你要好自为……”最后一个之字还没说完,马父就咽气了。

“父亲,父亲,父亲啊!”虽然已有准备,但面对父亲的离去马腾依旧是悲痛异常。他跪着对父亲磕了三个头后,站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对着父亲也像是对自己说:“我一定会重现我马家昔日荣光的!”

之后马腾为他父亲准备后事,虽说马父认为无颜见先祖,但作为儿子,还是要把父亲葬在老家的,俗话说“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就是这道理。

马腾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买了棺材装着父亲的尸身就拉回了扶风茂陵老家。

等安葬完父亲,马腾又把身上仅有的钱买了间房子,房子虽然不大,但总算有个能遮风避雨的地方,对于马腾这样的单身汉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从陇西什么都没带来,不,还是有件东西的,就是那个先祖马援留下的箱子。这东西就算是以后落魄到当街要饭,马腾也不敢、不能卖啊。

当时搬箱子回老家的时候,马腾没认为那箱子怎么样。等到搬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是大错特错。

箱子看着不起眼,破旧不堪,但马腾是用了吃奶的劲儿才把箱子搬到车上的。他估计这箱子加上里面的东西,起码要有四百多斤。

确实,其实箱子大概有四百七十多斤重,也就是马腾,换个普通人根本就搬不动。一般人举个一百多斤都费劲,就别说是近五百斤了。

马腾从小生活在陇西,那地方汉羌杂居,又挨着羌人的地盘,所以民风剽悍。

羌人又尚武,可以说当地几乎是家家有兵器,羌人就不用说了,而汉人更得有,毕竟那地方不太平,想在那好好生活又不会两下武的,那只能是挨别人刀了。

马腾就是从小和羌人学武长大的,他母亲就是羌人,他也有一半羌人血统,所以学学武根本没什么。

而他从小就对武艺有浓厚的兴趣,每天都认真刻苦地学习、练习。

虽然天资有限,但好在勤能补拙,马腾的武艺,无论是马上还是步下,都比一般般三脚猫功夫强太多太多了,用当今天下的标准来说,怎么也能有个二流武将的水平。

两臂能举五百斤,这已经很强了,天生神力的人终究是少数,而像霸王项羽那样的变态也只存在于传说中。

马腾把箱子搬回了屋里,想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可细一看,箱子是被锁着的。

他想:父亲也没给我开锁的钥匙,看来也许是哪代的先辈弄丢了吧,而以后的传人再没打开过,以至于锁都锈的不行了。想开锁也只有破坏。

想完他就用手在锁上使劲儿一掰,只听喀一声,锁应声而断,马腾忙向箱里看去。

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箱的东西,左面有一堆竹简,看了下,一共有六卷。

中间是用红布包裹着的什么东西,右面也有件布包着的东西,还有一块黑乎乎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中间的红布上还放着封信,但不是纸信,而是帛书。马腾拿起帛书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吾平生最爱之物有两件,其一为手中擂鼓瓮金锤,重三百二十斤。吾持此锤会遍天下英雄,而鲜有敌手。

二为身上所穿鱼鳞紫金薄甲,重约三十斤,沙场之上,曾为吾抵挡无数刀锋。

今以此二物传与吾之后人,锤者,非天生神力且爱锤者不能用。如吾后人无人可用此锤,望其找寻有缘之人传之,品性良善且爱国爱民者才可。

届时可赠吾作之锤法一卷,用以学习。箱有锤法一卷,兵书五卷。锤法乃吾自创一百单八路擂鼓锤法,此锤法通用天下之锤,非仅擂鼓锤一锤也。

兵书乃吾平生历经大小三百几十战之用兵心得,望后人学习后能有所领悟,为大汉开疆拓土。

薄甲者,吾后人皆可穿之,沙场之上可保尔周全。另有吾晚年偶得天外陨铁一块,重约百二十斤,可惜当代无人可熔之,只能托寄后人可用。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望吾后人共勉之!最后落款是马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