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不死不休(1 / 1)

加入书签




这次亚洲站场次分配如下。
种花家3场,上海、香港、台北。
日本2场,东京、大阪。
韩国2场,汉城(首尔前身)、釜山。
泰国1场,曼谷。
新加坡1场,新加坡市。
马来西亚1场,吉隆坡。
印度1场,新德里。
艾伦的演唱会门票不便宜,虽然已经根据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同,做过了相应调整。
目前可能只有生活在亚洲四小龙以及新加坡的民众,在看演唱会上的花费不至于伤筋动骨,毕竟发达的经济,让这五个地方的月均工资都不低。
高的像日本都快接近2万元,低的如台湾,当时也有6千了(r民币)。
但对于亚洲经济水平不高的地区来说,还是需要拿出两三个月的工资甚至更多。
像种花家此时内陆人均工资还不足8百,其他依次减少,直到最低的印度,快要跟种花家的数字对半砍,只有四百出头。
所以艾伦看衰有些场次的售票情况,真不是他要谦虚,确实是当地的老百姓消费水平,还没跟上门票的门槛。
本来后面两个国家的,艾伦都不想加的。
但百代劝他,反正只有一场,既然他的专辑能在这两处行销,自然也能凑齐一场买单的人数。
当查尔斯报喜说,45场全部售空,艾伦第一反应就是假的。
他真的没办法想象,这些月均工资还不足100美元的地方,会有这么多人过来捧他的场,而且还是抢购。
演唱会的费用不比买专辑,一张门票的费用,都够人拉一车cd回家了。
对此,只能说艾伦对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还是自视过低,也对这些国度的老百姓的好奇心不够了解。
这时外国明星来开演唱会,还是个挺稀奇的事儿。
事实上拿当时的种花家举例,何止是外国明星来开演唱会稀奇,就是港台来开,都挺新鲜的。
当时内地能扛票房的歌星真的不多,这些人开也多是开拼盘。
对于洗礼过几次演唱会的受众群,就会发现拼盘的质量是不能和专场相比的。
而且艾伦卡特这个名字,虽不至于到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地步。
但对于爱听流行乐的人来说,多半还是知道他的。
再加上去年他的恋情新闻和音乐战绩,都登上了各个国家的新闻头条,大家对他的印象,这是位顶牛x的人物。
现在这位牛x人物来自个国家开演唱会了,那不得去伸头看看啊。
舍得花钱的,自然不会计较钱多钱少,没了,大不了再挣嘛。
不舍得花钱,却是他粉丝的,那偶像好不容易来一次,怎么能不去亲眼见见,顺带支持一波偶像的票房,
国内的演唱会承接方,又把艾伦的种种战绩,打广告打的跟狗皮膏药似的密集,又制造出一种今天不买,明天就没有的紧迫感。
单纯的国人可不就纷纷“上当”了嘛。
事实上,等售罄的牌子挂出时,这已经不能说是上当了,许多没多久前刚把票买到手的,都在庆幸自己买到了常价票。
因为当售罄两字出现的那一刻,黄牛手上的票价就开始上涨了。
好家伙,这帮人主打一个就是心黑。
刚开始还一天一个价位,后来直接演变成半天、两小时、半小时。
直到演唱会开始前一刻,票价都没打下来过。
剩下几张价太高,没人买?
数一数人数,分一分票,自个儿就直接进去了,人家也要见见世面去。
反正靠票差赚的钱,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不差这几张的钱。
到那会儿,好多没买到票的人,才理解什么叫真正的火爆。
自此以后,凡是达不到艾伦这种热度的,敢乱用火爆做标题,都要惹同行人笑话。
。。。。。。
从艾伦的第一次巡演开始,好像从洛杉矶出发,正在慢慢变成惯例。
南加大的体育场,再次迎来了这位“不误正业”的学子。
这次的世界巡演,主题从第二张专辑中取材,定名为《旅程》。
因为是世界巡演的第一场,大家早先被拉起的期待,全部投射到了这一场中。
而这一场慕名前来的名流,也多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
有权的、有钱的、有名的,许多民众只能在电视或是报刊上才能得见的名人,他们不仅看到了,有的还坐在自己身边,这怎么不算是意外的惊喜呢。
能坐在位置的,自然是属于各行各业的第一梯队。
有钱有权的家属在其中占了多数,但是娱乐圈的也不是没有。
比如在影视行业当红程度,不比艾伦差的莱昂纳多。
同行没有相轻的惠特妮、珍妮、玛利亚。
这么一看,迈克尔退位后,中间的真空期,全是天后站出来了。
在后台探望时,珍妮还替她哥哥带话。
“迈克尔说了,如果不是不想与那帮人撞见,他肯定要来替你捧场的。”
今天各大唱片公司的高层也来了,可以说在推迈克尔下神坛这个行动中,他们都没有少出力。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示就是这帮人干的,可双方心中皆是清楚的很。
迈克尔此时虽没有办法反击回去,但起码可以选择眼不见心不烦。
“没关系的,我能理解,不过你也要劝劝迈克尔,老这么僵下去也不是办法,最近我看那些报道越来越离谱了。”艾伦领这两位的情,所以也真心劝说道。
不过后台人来人往,他也没法说的太深入,只能浅尝辄止的讲一下。
“你知道的,那些人伤他伤的太深,有些矛盾,不是一时半刻说放下就能放下的。”珍妮叹气说道。
与她哥哥的坏人缘相比,珍妮的事业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相反在迈克尔被多方围攻时,她的事业反而如火如荼。
由此可见,在各方与迈克尔矛盾的初期时,这种定点式打击,其实就是想逼他服软。
只是不知为什么,这种做法,不仅没换来迈克尔的松口,还导致矛盾越来越激烈。
以致变成现在这种接近不死不休的的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