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前往杏林阁(1 / 2)

加入书签

杏林是华夏国传统中医的代称,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称为杏林的,只有医生高,医德高尚的人才能被称为杏林,杰出的名义会被称为杏林妙手。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

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

待到杏子熟了得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元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

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

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而杏林阁的人都自称杏林,他们都是一群医术高的医生,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医生界,到底有多少人全都说说少,据说是人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门派,加上他们给无数人看过病,很多人是跟他们的关系良好。各行各业,甚至是武林,江湖的人,所以从来没有人敢动杏林。

杏林的总部叫杏林阁,坐落在庐山脚下的杏林镇,这也是当年董奉给人病的地方,哪里的杏树也是当年种下来的。

不过历经战乱,自然灾害,等,现在所剩的杏树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后人种下来的。现在是杏林的底牌,每年在杏树开花,已经红杏成熟的时候才会对人开放,其他的时候则是闭门谢客。

现在正值盛夏,杏林镇不对外开放,能不能进入到杏林阁都说不准,但是6辰也要去试试看,不为别的只为了能找到老阁主给自己的爷爷治病。

6辰带着林萱做着飞机到了庐山,又换车到了杏林镇。说是镇子,其实跟一个县城差不多大,周围四处可见的杏树,现在的季节杏还都是绿绿的,所以来的人很少。

“这里真漂亮,真是太神奇了,竟然有这么的多的杏树,而且全都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杏树,这些杏树恐怕都有几百年,上千年了吧。哪几颗杏树得七八个人才能抱过来,真是太神奇了。”林萱一脸惊喜的说道。

不得不说这里的杏树都非常的特别,有一些活了几百上千年,比其他地方的杏树都要大的多,郁郁葱葱的杏树上面,挂着轻松的果子,还都没有成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