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无忧庵(2 / 2)

加入书签

哪怕他从小被郑氏养大,长大后也更亲近外家,但他依然是李氏的嫡长一系。

现在的李家家主就是李寿的祖父。

李寿的父亲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李家的。

而李寿又是李其琛的嫡长子,是李家第二继承人啊。

这么重要的身份,于情于理都该娶个门第相当的世家女。

偏偏李寿就选了个寒门土鳖,如何不让人惊讶。

最令人惊讶的是,李家的家主居然同意了。

还让李其琛亲自上门提亲。

这、实在让人不解啊。

李家虽然是出了名的“识时务”,可骨子里还有世家的骄傲与坚持,怎么就“辄婚非类”了?

随后有人便想到了,王家的那个小娘子可是姓唐的啊。

好吧,就算她的“唐”姓得不怎么名正言顺,但到底握着唐氏的传承啊。

李家冲着那个“唐”字迎娶唐宓,倒也可以理解。

再后来,又有人爆料:李氏和唐氏有约定,小夫妻成亲后,所出的第三个孩子,无论男女都要过继给唐家。

京城的世家们瞬间明白了,这才对嘛,李家什么时候做过赔本的买卖。

六百年唐氏啊,且不说那富可敌国的财产,单是一箱箱的古籍、孤本,就足以让人垂涎了。

一时间,原本还拼命劝李家“三思”的人不再劝了,而是用一种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看着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李家家主。

好个老狐狸,真真是个无利不起早的老家伙!

坊间流言四处飞,唐宓却浑然不觉,每日里吃吃睡睡,闲时看两页书,然后便是跟李寿“飞鸽传书”。

这对未婚小夫妻有了名分,反倒不如过去那般随意。

至少不能再时时见面。

李寿急得不行,偏偏唐元贞死死守着王家大门,就是不让他见唐宓。

李寿想约唐宓出来,也不成,因为唐宓每每出门,她身边必然跟随着至少四个客女外加N个丫鬟。

一堆人簇拥着,他还怎么跟小未婚妻说悄悄话?

百般无奈之下,李寿只得又拿出了鸽子,以一天十八封的频率给唐宓写信。

一时间,王家大宅的上空,鸽子飞来飞去,简直比集市还要热闹。

只把唐元贞看得额角抽搐,险些一个忍不住拿弓箭秒了那些碍眼的鸽子。

又是一阵咕咕咕叫唤,唐宓熟稔的解下竹筒,把鸽子交给丫鬟去喂食。

展开纸条,李寿那苍劲有力的趣÷阁迹映入眼帘。

“不是吧,这两只竟打劫了圣人的御膳房?”

唐宓看完李寿分享的八卦,乐得捂嘴只笑。

她的二哥二嫂真不愧是吃货二人组,为了一口吃食,竟大白天的去御膳房打劫。

想想李寿刚刚打劫了圣人一匣子南珠,唐宓更加觉得圣人可怜。

啧啧,养了个外甥,时常打劫他的私库。

养个女儿,女儿给他找了个女婿,结果女儿女婿组团去皇宫吃垮他!

“猫儿,谁可怜啊!”

赵七娘缓步进了揽月阁,刚进门,就听到一阵悦耳的笑声。

细细再听,她发现那笑声中还有低低的喃呢声,隐约有“可怜”的字眼儿。

赵七娘素来和小姑亲厚,说起话来十分随意,也就顺口追问了一句。

“阿嫂来啦,快请坐。”唐宓赶忙起身相迎。

招待赵七娘坐下,又亲手捧给她一碗茶,这才指着那纸条,笑着说道:“还不是二兄和二嫂,他们把阿元丢给贤妃娘娘,然后手拉手的跑去了御膳房,将圣人的膳食吃了个精光,只把御膳主管急得掉眼泪啊。”

她倒没说圣人可怜。

赵七娘聪慧,却从她的描述里知道了答案。

脑海里更是浮现出二叔和弟妹那爱吃如命的欢乐模样。

扑哧!

赵七娘拿着帕子掩着嘴,嗤嗤的笑了起来。

其实,对于长安这个弟媳妇,她起初是有些担心的。

担心她仗着是公主,行事霸道,为人跋扈。

但等长安嫁过来以后,赵七娘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多余了。

长安表面看着骄傲,其实就是个顽皮的小女孩。

跟长不大的小叔子再相配不过。

两人成亲后,就整天琢磨着一起玩玩乐乐。

哪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小夫妻一准儿杀过去。

什么妯娌矛盾、公主跋扈的,在美食面前,全都是浮云。

赵七娘只要细心的给那两只安排好膳食,打理好内务,一切就都好说。

说实话,有这么个妯娌,赵七娘真是再满意不过了:不仗势欺人,不挑事儿,不惹麻烦,一味的吃喝玩乐,真是太好相处了!

“圣人宠爱长安,也喜欢阿齐,向来不会跟他们计较的。”

赵七娘笑了好一会儿,然后才缓缓的说道。

唐宓点点头,“是啊,所以他们才有恃无恐。”

王令齐两口子活得单纯,不只是赵七娘喜欢,就是圣人也喜欢啊。

“我看最有恃无恐的是另有其人吧。”

赵七娘瞥了眼唐宓手上的纸条,别有深意的说道。

唐宓讪讪的将纸条收起来,没有接赵七娘的话,转而问道:“阿嫂,你来寻我可是有什么事?”

“你不说,我都忘了,”

赵七娘见唐宓有点害羞了,没再继续调侃,开始说正事,“明日我想去骊山的无忧庵,已经禀明了母亲,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那里的无忧花开了,非常好看,你也去玩一玩儿。如何?”

“无忧庵?”唐宓一怔,这个名字好熟悉啊,仿佛听谁提起过。

她脑中一过,瞬间想起了答案。

前两天,二兄曾经说过,无忧庵的素斋很好吃,他刚跟长安去吃了一回。

想到这里,唐宓笑着说道:“大嫂,莫非你也喜欢上了她们的素斋?”

“素斋?什么素斋?”赵七娘满脸疑惑。

她去无忧庵,是因为那里的菩萨很是灵验。

当年,母亲带着她去求问姻缘,她求了个上上签。

刚回来没多久,王家便上门提亲了,而她也确实得到了最好的丈夫、最好的婆家。

如今她成亲三年未孕,看遍了京中的名医,依然没有效果。

求医无果,她只能寄希望与神佛了,这才想去无忧庵。

唐宓见赵七娘这般,便知道自己猜错了,笑着含糊了过去。

“猫儿,你好久没出门了,跟我一起去吧。无忧庵的景致很不错。”赵七娘再次劝道。

唐宓想了想,点头道:“好,我跟阿嫂一起去瞧瞧。”

不知怎的,她总觉得无忧庵怪怪的,好像忽然之间冒出这么一个庵堂,她身边的人都跟这个地方沾上了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