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小女子貂蝉(1 / 2)

加入书签

高燚其实并没有去成吴郡,他与曹操乘船从汉水出发还没有到长江,就得到了裴元绍的飞鸽传书,不仅陈说了洛阳的形势,还带了一个可靠的消息,那就是豫州刺史王允去年得知十常侍要派杀手到吴郡暗杀蔡邕,便在事前派人远赴吴郡,将蔡邕父女三人接了回来,却并没有接回王允在豫州的治所谯县,而是秘密送到了王允在河南梁县的一处宅子安顿。,

自去年黄巾起事,黄巾军攻杀各地刺史郡守,豫州自然也没有例外,王允临危受命,以侍御史身份出为豫州刺史,王允不愧昔年名士何颙的“王佐之才,一日千里”的评价,在豫州迅速招兵买马,平定乱事,阻断了冀州黄巾与荆州黄巾的合流,论功劳丝毫不下于皇甫嵩与朱儁,只是十常侍本来就是与黄巾有猫腻,自然不能容许何进阵营再有人被重用,于是挑拨离间,将王允的功劳压了下去。

不过王允也不是在乎这些名利荣辱之人,他继续做他的豫州刺史,消灭豫州境内的黄巾势力,黄劭,何仪,周仓,龚都都吃过王允的苦头,甚至参加围攻南阳的孔融,本来也是王允的从事,是王允受何进指派而遣给袁术的,说起来高燚还要感谢王允,因为王允是个怪脾气,就是拒不受降,否则豫州境内的黄巾军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来投靠高燚。

高燚这次出行,本来也没有他人同行,只有曹操一起而已,毕竟现在南阳事务繁忙,众武将谋士根本无暇脱身,考虑到曹操与蔡邕算是忘年交,所以高燚才把曹操从监督建造宛城新城的工地上生生拉走,而把这项苦差换给了任劳任怨的赵云去做。

却想不到,王允倒替他做了一件好事,让高燚省跑了一趟路,不然这一来一回,没有两个月功夫是下不来的,高燚本来也是个不想在政治场中搅浑水的人,他甚至都做好了这一路上寻访荆州蔡氏蒯氏大族,江东几大家族,包括搜罗下那些历史上东吴名将谋士之类的事情,现在看来,只能作罢。

来梁县的路上,高燚也陆陆续续见到了高家军保护着前往南阳去的冀州百姓,知道裴元绍和文丑已经着手开始自己布置的事项了,不由得很是欣喜,曹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表示出无限的羡慕嫉妒恨,他觉得他现在比起自己的这个师弟,真是逊色不少。

“明阳你现在人才济济,军容甚盛,又有南阳为据,更兼有十常侍为你接济钱粮,现在又招募无数百姓,可谓是风光无限,一时无两,真是羡煞旁人啊”

裴元绍军营之内,曹操不无感慨地对高燚道。

高燚一面拿着营内案几上的来往密报细看着,一面对曹操说道:“这就是做地方官的好处,在京城里,就算是做到了三公九卿的位子又怎样,如果陛下根本不听你的建议,那么建议再好有什么用孟德师兄为官十年,这个道理想必应该比我更清楚的”

曹操笑了笑,十年间的往事在脑海里一幕幕再现出来,二十岁那年,在洛阳任北部尉,设五色棒,违反禁令的一律用刑,当时天子眼前的红人蹇硕的叔父夜行带刀,被曹操拿住,二话不说,直接棒杀,曹操也因此和蹇硕结下了梁子。

其后在顿丘做县令,曹操也是革除蔽俗,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也引起了当地豪族的恐慌,他们向曹操送了无数好处,却都被严词拒绝,他们不知道曹操要的是什么,于是买通十常侍,力荐曹操做东郡太守,看似是升官,其实是不想曹操触动他们的根本利益。

曹操当时如何不知道这些人的阴谋,可是朝廷的诏命已下,他不能抗旨不尊,于是匹马入京,连上几道奏折,请求除掉十常侍,却没有想到,那些奏折根本到不了皇帝的手里,而是都被张让用来当做自己府邸中厨房烧火做饭的柴火了。

明白自己一人之力不可能改变现状的曹操,变得心灰意冷,正巧蔡邕也因为上书言事被贬流放,那一夜,曹操以为和蔡邕是最后一次见面,他们在驿站之中,开怀痛饮,斗诗高歌,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早生一百五十年,像光武帝刘秀那样,手下有一帮能人虎臣,收拾旧山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其后曹操辞官回到谯县老家,不问世事,在山中修建了一座精舍,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与自己的好朋友鲍信许攸沮授刘勋乐隐谈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人生哲学,与夏侯惇夏侯渊比试武艺弓术马术,指导自己的小儿子曹昂写字画画,也是不亦乐乎。

但是即使这样十常侍仍然不肯放过曹操,第二次党锢之祸,曹操也进了黑名单,不过夏侯渊挺身而出,替曹操坐牢抵罪,从那个时候起,曹操对待夏侯渊,如同自己的亲兄弟一般。

“明阳的意思我明白,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县令长比三公和大将军更能造福一方百姓”曹操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看见高燚已经看完了那些密报,正抬头看着他,不由朗声说道。

高燚神情却是严肃起来:“可是地方官员,可能会造福一方百姓,也可能祸害一方百姓,我会是那一种人,而孟德师兄又会是哪一种人呢”

曹操未及回答,裴元绍从外面进来,先向曹操行了一礼,然后对高燚道:“启禀主公,末将探听到王刺史在梁县的那个宅子了,蔡公与其两位小女儿都在里面,末将已经悄悄派了人去保护,主公是否要去见见”

听闻此消息,高燚自然大喜:“见,自然要见,师傅没有事情就好,备马,孟德师兄,我们一起前去”

曹操也有些激动,露出释然的笑来:“能与伯喈公再见面,实在是我曹孟德人生一大幸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