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据理力争(上)(2 / 2)

加入书签

高宗对于李显之能向来是信得过的,若不然,前番也不会想方设法要立李显为太子,此际一听李显说得如此肯定,登时便来了兴致,从榻上坐直了起来,一派用心问案之状,原本苍白的脸色竟因之泛起了层红晕。

“启禀父皇,据儿臣详查,今日一早,八弟房中有一名为崔鸳的宫女给八弟端来了份莲子汤,八弟饮后,便觉身体燥热难耐,这才会去澡堂里洗浴,后,又是这崔鸳假传了八弟的命令,将祈愿殿所有宫女尽皆骗到了盥洗房,趁八弟神智有些不清之际,诱骗诸女下了水,方才有后头之秽事,儿臣以为那莲子汤中必有蹊跷,奈何儿臣去迟了一步,此物证已被人销毁……”

高宗有问,李显自然得答,这便一躬身,潺潺而谈地将查案所得一一禀报了出来,然则,李显将话说完,武后已从旁插了一句道:“此乃御前,显儿休得妄言,没有实证,何来事实之说!”

呵呵,老贼婆这就急了,未免太着相了些!李显心里头狠狠地鄙夷了武后一把,可脸上却满是恭谦之色地回答道:“母后教训得是,本来儿臣也不敢肯定其事,纵有柳柳姑娘这么位人证在,可无物证,却也难以说清根本,可随后查出的一事,却令儿臣肯定了那碗莲子汤的蹊跷。”

“哦?究竟是何事?显儿快快说来!”

高宗此时好奇心大起之下,自是对武后的横插一脚极为不满,也不给武后再次出言的机会,有些个迫不及待地截口追问道。

“回父皇的话,事情是这样的,儿臣得知那崔鸳其人乃是事情的关键之所在,这便想着要从其口中查明真相,却不料程公公却告知此女已在内廷监中投圜自尽了,儿臣诧异之余,自是想着去查验个究竟,这便带了人赶到了内廷监,细细查验了崔鸳的尸身,这才发现了蹊跷,然则儿臣并未点破,而是将率先发现崔鸳自尽的诸般人等全都请了来,细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这一问之下,儿臣才惊觉崔鸳的死竟是被人生生谋害了的,而这位王辨、王公公便是凶嫌之一,儿臣便将其擒了来,请父皇详查!”李显口才好得紧,禀报起来自是口若悬河,但却并没有直接说明自己究竟是怎样发现破绽的。

“嗯?显儿如何得知这王辨便是真凶的?”

李显挖了个坑,高宗立马便跳了进去,不知不觉中已是被李显牵着鼻子走了。

“好叫父皇得知,儿臣因屡次断案之故,自是没少与仵作等打交道,侥幸学了些小伎俩,本是兴趣所致,却不想今日却派上了大用场了,父皇,您可知晓自缢而死与被他人打昏后挂上去有甚区别么?”

一见到高宗已是上了钩,李显自是不敢怠慢,进一步地将高宗往深处引了去。

“这……,朕倒是不知,莫非还真有甚不同么?显儿休要卖关子了,快,快说罢。”

高宗愣了一下,一皱眉,想了想,还是没搞懂这两者的区别何在,自是心痒难搔得紧了些。

“是,儿臣遵旨,父皇,据儿臣所知,人若是活着投了圜,必会因挣扎而致颈部勒痕凌乱,无论是自身投圜,还是被人强挂上去,皆是如此,可若是被打晕之后挂将上去,则颈部勒痕整齐,别无侧痕与乱纹,此乃大理寺经年老仵作之经验,必定属实无疑,今,儿臣细细查验了那崔鸳的死状,见其颈部勒痕齐整,便已知其乃是被人打晕之后挂将上去的,然,儿臣却不曾说破此事,而是细细追问了王辨发现尸体的经过,其与儿臣之应答如下……”李显将如何诱骗王辨上钩的所有一切尽皆娓娓道来,末了,语气激昂地下了个结论道:“故此,儿臣认定崔鸳之死乃是死于谋杀,为的便是灭口,这王辨纵使不是主凶,也必是知情者,彻查之,当可真相大白,由此可见,八弟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常之举动,皆是为人陷害之所致,事实如此,恳请父皇下诏彻查此事,还八弟一个清白!”

“竟有此事,气死朕了,来人,来人!”

高宗向来宠爱李旭轮这个幼子,这一听居然有人敢在他眼皮底下陷害其,登时便怒了,一掀锦被,跳下了床榻,怒火中烧地便嚷嚷了起来。

“奴婢在!”

程登高正心神不宁地等候在寝宫门外,这一听高宗狂呼,心头登时便是一阵大乱,可高宗既已开了口,自也容不得其不进门的,只能是硬着头皮冲了进去,高声应诺不迭。

“程登高,朕令尔即刻将所有嫌犯尽皆拿下,查,全宫尽搜,拿不到主谋者,朕砍了尔的狗头!”

高宗气恼之下,也没去想这事情的背后站着的是何人,只管气呼呼地下了死命令,全然一派不查个水落石出便不算完之架势。

“啊,是,奴婢遵旨”

一听高宗如此下令,程登高冷汗狂涌不已,却又不敢不应诺,眼瞅着事情已到了崩盘的边缘,登时便直急得上吊的心都有了,一双眼贼溜溜地瞄向了武后,内里满是不加掩饰的求救与哀告之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