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暗黑西游神作(2 / 2)

加入书签

在《悟空传》中,赋予师徒四人更多的人类情感,描写了四对恋人的爱情;阿瑶、紫霞和孙悟空、小白龙和唐僧、阿月和猪八戒、百花羞和奎木郎。爱情是人的正常本能需求,对爱情的追求是人的正当欲望,两性间忠贞纯洁的爱是美的,为了追求爱的自由而同阻挠压抑他们的环境进行抗争,则更有明显的社会意义。

《悟空传》不像《西游记》一样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和情节发展的线状性。在《悟空传》中,整个故事叙事实际上是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层面展开,五百年前的故事和五百年后的故事交又叙述。故事基本上是在时空的“拼贴”和“回闪”中实现的。作者进行交又叙述,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趣÷阁锋不时转向“前因”,将读者的视线带到五百年前,同时叙述着以前的和现在的故事。不但叙述时间可以任意延展、加速、逆转,而且叙述空间也可以任意转换、拼贴、重复。

故事开始,唐僧的实体在地上被火燃烧,猪八戒笑着泪流满面。故事转向了“前因”,开始讲述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和阿月的故事,然后八戒梦见,他又被拉回到了五百年后的现实生活中。而后,作者通过同样的叙述“前因”的方式,交代了孙悟空和紫霞仙子的故事,小白龙和唐僧的故事,通过这样的交代,五百年前的那个大背景在读者眼中慢慢清晰起来。八戒和沙僧为什么会被贬下天,他们师徒怎么样走向取经道路,东海龙女又怎样成为了唐僧的坐骑,文字展开,慢慢道来。

故事分为两层在发生着,却有因果联系。整个故事结构是一个倒果为因的圆形结构,故事的结局也恰恰造成了故事的发生,变成了一种时间的空间化的产物,即故事成为了一个可以在两个时空层面上互动、渗透、并置的结合体。

大结局的时候,阿瑶找到废量中的那块石头,将它埋在了一片焦土的花果山,这恰恰又是取经故事的开始,整个故事像是一个环,没有开始没有结局,开始即使结局,结局又是故事的开始,这将后现代主义西方时空的荒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悟空传》基本上是由对话构成的,这在小说中是很少见的。按常理来说仅有对话,小说是破碎与片段化的,但在《悟空传》中却没有这样的感觉。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梧空传》的阅读是在《西游记》这个底层文本的背景下进行的。一些情节没必要再去介绍,这种省略与直接,反而成了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

《悟空传》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要通过语言的戏仿来消解读者对《西游记》中具体语言的固定意义的理解,以达到脱离历史的束缚,以进行自我表达的需要。

人物的语言是建构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的通道与途径。在《西游记》中对于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其他诸多人物形象的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通过他们在各种场合、各种情节、各种事件中的语言表达来完成的。

在《悟空传》中颠覆了我们对这些传统形象的理解,首先就是通过戏仿在语言层面上对他们进行颠覆。在《西游记》的视野中,他们本应该这样说话,而在《悟空传》中却对他们语言进行扭曲、变形,以另外一种我们不曾或者不能接受的方式让他们说话,从而达到我们对其形象的颠覆与解构。

戏仿在语言上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效果上具有幽默搞笑的特点,在话语中掺杂搞笑、戏仿的成份,其目的却是要达到颠覆原有人物形象的效果。

《悟空传》来自于主角之一孙悟空的名字,如果说“三教归一,借发掘自我的生命根性去体悟天地玄奥的文化思路是《西游记》作者汲取当时的文化思潮而创造神话世界的基本思路,那么《悟空传》则容纳了中国传统思想的释和道的精神,并受到西方思潮中的虚无主义和游戏精神的影响,表达了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迷茫。

这本悟空传短短二十几万字,其颠覆性是超然的,另类的解读西游文化也是令人拍案叫绝,用什么也不如用这一本神作启发读者,发散思维,促成网络小说又一重要流派西游流的产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