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初入族学(1 / 2)

加入书签

之后的几日,李世民除了晚饭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小院里面度过。一天到晚,不是继续钻研那《五德残章》,就是临摹《太妙神禁图》。

后者自不用说,关系他的制甲技艺。而李世民首先要做的,就是临摹描绘,不单要模仿《太妙神禁图》图中,那些鬼画符般的趣÷阁迹,还要掌握这些玄奇图文中,所含蕴的‘道韵’。

所谓的‘道韵’,玄而又玄,却是这些图文,沟通天地,引发自然伟力的关键。

那些高明的术师,能够洞明天地间的奥理,所以举手抬足间,都是‘道韵’天成。可似他这样的出入门径者,就只能先依样画葫芦,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还远不到知其所以然的时候。

可即便只是照着《太妙神禁图》的图文描绘,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李世民现在,光是绘制符箓与阵图时,所必需的‘一气呵成’都无法做到,就更不用说是更进一步的‘一以贯之’,以及最后的‘神籁自韵’。

李世民连续练习数日的成果,就是他院中的下仆,搬出了好几个箩筐的废纸。

他依然乐此不疲,毫不觉挫折。只论毅力,他在武功李氏众弟子中,也算是极其出色的,

可问题是临摹《太妙神禁图》,需要消耗极大心力,李世民每天就只能练习两到三个时辰。

而其他的时间,就被他用于参悟《五德残章》。

这门五德承运大法,源自于昔日术师之祖邹衍的一位弟子,以五德终始之法为基,别开武道新枝。

传说此法一旦大成,可五行乱转不修,真元如海,无有穷尽之时,并可承天之运,在特定的时间段,近乎无敌。

战国与两汉年间,就有至少十七人凭借此法,成就无上大宗师,达到了打破虚空,见神不坏的境界。

也因此故,这门大法一度被认为是世间最有希望打破武道极限,上参天意,成就非人之躯的功法。

只是在汉末之前,这完整的五德承运大法,就已经失传,只剩下部分残章流传于世。

不过李世民在研究了五德残章之后,却发现自家的五轮神气诀,与五德承运大法,可能有着极大的关联,甚至是出于同源。

就比如这《五德残章》种,就有一套炼体用的拳桩,与自己的六合冲拳,有着不少相通之处。

如果能融入一些精华进来,他有很大可能,弥补自己功法上的缺陷。并且使自身的真元,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强化,

而他这几天的研究,也卓有成效。

可惜的是,李渊仅给了他四天的期限。第五天的清晨,李世民就不得不从自家小院里出来,与李玄霸一起来到了唐国府的西侧院。

这是因他们的六堂伯李孝基,已经到了。这位的行事风格,是出了名的雷厉风行,至东都洛阳才不到一日,就将族学操办了起来。

当然这也有他父亲李渊的功劳,这位唐国公早在年前,就在唐国府的西面,划出了一块方圆二百五十亩的土地,供族学使用。不但让人在里面建好了学舍与弟子居,还有两座大型的校场,可以在里面跑马射箭。

当李世民与李玄霸兄弟赶到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来了大约四五百人,全都集中在位于族学南面的大校场。

他们武功李氏,虽是源自于李虎。可在李虎之上,李天锡,李熙,李重耳,都有不少子嗣留下,而再上面的西凉后主李歆,西凉武昭王李暠,则各自都有六,七个子嗣。

所以整个武功李氏,族群已相当的庞大,光是成年的男丁,就达七百人之多。再加上他们各自的亲眷,就更是难以计数。

而这七百多的男丁,光是在军中领有军职的,就达到四百余人,拥有五品以上修为者,亦有三百之数。

这也正是李氏被两代隋帝打压数十年后,依然是大隋顶尖将门的缘由之一。

不过此时汇聚在族学的少年,只有大约三成,是李氏族人的弟子。其余大部分,或是来自于李家的亲眷,或是来自于朋友的请托。

他兄弟二人认识的人物也不多,只有李神符,李道宗,李瑰与李道玄等等,除了这几位还算熟悉之外,其余大多数都是生面孔。

这也难怪,毕竟他与李玄霸,已多年未至族学了。

“我们李氏的族学,居然有这么多人吗?”

李玄霸一脸意外的四下打望:“我记得我去吕梁山以前,也不过是六十人出头的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