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朝秦暮楚(2 / 2)

加入书签

可他随后就醒悟过来,李世民指的应是天子的宠幸。而这位想必是在临来之前,就已经与潼关的镇将有了联络。

李世民则是笑而不答:“进去吧,让各位兄弟这些天小心些,不得生事,这里毕竟是官府的地盘。”

只是那关门已经敞开,而李世民已经当先打马,进入到了关城内。同时抱拳,往那城门之后一位镇将服饰的中年抱拳一礼:“宇文兄,多谢了!”

这中年名叫宇文当,出身宇文家,正是潼关镇将。

其父宇文举,是隋代周之后,宇文氏硕果仅存的高官之一,在开皇初年,宇文庆甚至一度任职左武卫将军,上柱国大将军,令督丞相军事,安国公,在朝中地位显赫。

说来此人,是被他母亲深深嫉恨,视为死敌的。只因先帝在未篡之时,曾与宇文庆闲谈天下大事,对其人言道:“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色,以吾观之,殆将不久。又复诸侯微弱,各令就国,曾无深根固本之计。羽翮既剪,何能及远哉!尉迥贵戚,早著声望,国家有衅,必为乱阶。然智量庸浅,子弟轻佻,贪而少惠,终致亡灭。司马消难反覆之虏,亦非池内之物,变成俄顷,但轻薄无谋,未能为害,不过自窜江南耳。庸、蜀险隘,易生艰阻,王谦愚蠢,素无筹略,但恐为人所误,不足为虞。”

这些话的意思是‘魏天元帝确实没有广积帝德。以面相来看他的寿命也不会长。加上法令繁琐又苛刻,又纵情声色.依我看来,大概将享位不久。况且皇室诸侯势力微弱,又都命其离朝居于封地,全无加固根基的良策。既已自行剪除羽翼,又怎么能长久享国呢?尉迟迥是贵戚,早就树立起声望,国家一旦有什么事端,他必定会成为乱臣。

然而(他的)智术平庸器量浮薄,子弟们轻佻浅陋,贪婪而缺少恩惠,最终招致身亡族灭。司马消难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家伙,也不是甘心当池中之鱼的人,时刻都有可能叛变,但是此人轻薄无谋,不足以成为大的祸害,只不过会自己逃窜到江南罢了。庸关、蜀地险要狭隘,很容易成为坚固的屏障,王谦愚蠢,一向不会筹划方略,只是怕被别人所利用,他本人不值得担心什么。’

这句话,可以得见先帝的军政之能,确实是当时拔尖。只因之后这位的一应言语,都无不应验了。

可宇文庆明知先帝有了篡位之心,却非但没有阻止,反倒是鼎力相助,将他们宇文家的江山,卖得干干净净。

之后大隋代周,这会又生恐先帝将他遗忘,再不会任用他。又上书奏道:“臣闻智侔造化,二仪无以隐其灵;明同日月,万象不能藏其状。先天弗违,实圣人之体道;未萌见兆,谅达节之神机。伏惟陛下特挺生知,徇齐诞御,怀五岳其犹轻,吞八荒而不梗,蕴妙见于胸襟,运奇谟于掌握。臣以微贱,早逢天眷,不以庸下,亲蒙推赤。所奉成规,纤毫弗舛,寻惟圣虑,妙出蓍龟,验一人之庆有徵,实天子之言无戏。臣亲闻亲见,实荣实喜。”

意思是我听说一个人的智慧如果同自然造化相等齐,那么天地就没法隐埋他的灵气,他像日月一样明亮,世间万物不能隐藏他的形状。

上天的意志是不能违背的,是圣人能够体验到的,事情没显现出来就能看出它的迹象,您确实明白神机的关键。

您具有独特的性情和杰出的智慧,超人的敏捷聪颖可以统治天下,胸怀五岳还嫌轻微,气吞八荒而不梗塞,胸中装满雄才伟略,运筹帷幄如举手之劳。

我本来微贱,早就承蒙陛下对我恩宠眷顾,不因为我庸俗低下,却向我推心置腹。

您所奉行的成规,一点也没有差错,寻思您的预测,比占卦还要神妙,检验一个人的吉庆是有征兆的,实在是天子无戏言啊!可见您当天子是天意,我亲自看见了这些事的验证,实在是荣幸和高兴。

此人不但将高祖以前说的话记下来写成了表章,更在书中极尽吹捧之能事。之后天子果然是龙颜大悦,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广平公主,嫁给了宇文庆的长子安德县公宇文静礼。

而李世民眼前的这个宇文当,就是宇文静礼的庶子。虽然出身宇文家,却颇受天子信重。只从其人,能够掌控天下雄关之一的潼关,就可知一二了。

他母亲窦氏,将宇文庆一家,视为雠敌,在十余年前甚至恨不得噬其血肉。可李世民却不以为然,并不觉那宇文庆有错。

人家的兄长宇文神举,都死在了宣帝宇文赟的手中。如果不是先帝出手保全,只怕都未必能从宇文赟手里活下来。

这两兄弟在大周劳苦功高,却被宇文赟这么对待,岂能不生怨恨之意?跟随先帝造反,那是有着缘由的,

所以他对这一支宇文家,态度还是很友善的。而宇文当兄弟等人,也愿意结好于他。

一方面是因武功李氏日渐兴盛,而李世民本人亦是深受天子信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他们这一支宇文氏,在大隋代周之后,就被关西将门有意无意的排挤。这几兄弟,都有意通过李世民,重回关西将门怀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