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章 进言(2 / 2)

加入书签

又有人说:“女子乱朝纲,这是大忌啊。国朝建立一百多年,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杜予道:“合不合适还说不上,太后年轻,怕是有别的心思不安本分,说来也正常。早些年我们还有借李家的人发难,可这里李家为避风头也挑不出别的来。将来如何,大家走一步看一步。她一个小丫头片子想要夺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李微想要重用陆采苹可不是说说的事,她让陆采苹进入崇文馆,自由的翻阅里面的书籍,甚至还让她教导公主们读书,帮她起草一些旨意。

一些时日过去了,任谁都看得出来李微对陆采苹的倚重程度。

李微暂时还没将手伸到前朝那些政务上去,内阁的老臣们也不敢怎样。大家还算相安无事。

十月初,尚书府里传出来凶信,李绎缠绵病榻数月终于还是撒手人寰了。

李微得此噩耗不得不回家吊唁。

李微、李行等兄弟姐妹们换上了孝服,一道在棺木前举哀,个个面色哀戚,但李行却哭得最为悲痛。

李绍见此还夸赞李行孝顺,李微下来时还要安慰李行。

然而李行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她的伤痛是为那般,如今父孝在身,再过三年,只怕摄政王不会再等她了。

丧仪自有规矩制度,她那远行的六哥只怕是赶不回来替父亲送最后一程了。她身为太后,身上有规矩制度压着她,她本来没有送葬的机会,但李微却视这些规矩制度为废话,从小殓、大殓到出殡这一天她都全程参与。言官稍加劝说几句,就被李微一张利嘴呵斥了一通,让言官再也不敢多嘴。

如今的李微算是两重热孝在身,她每日在崇庆宫只穿素淡衣服,吃素淡饮食。十月中的时候她接到了赵骞写来的第二封信,中间还有一幅他的亲趣÷阁画,画上的内容乃是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信上所叙赵骞的一路见闻,其中不乏对李微的相思之情。李微胆战心惊的将书信当场烧毁,唯独留下了那幅画,悄悄的收到书房里,时常拿出来观摩。

白鹿洞书院是六哥曾经求学读书的地方,也是她曾经参与抗洪救险报道走访过的地方,也是她和赵骞相遇的地方。在庐山他对自己伸出过援手,让她免于被突发的泥石流所掩埋。

兰蕙捧了茶进来,又见李微望着那幅画出神,兰蕙好奇的问道:“太后,这画的是哪里的山水啊,真好看。”

“白鹿洞啊。”对李微而言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记忆。

兰蕙偏着头看了一回,只觉得画得好,但见太后天天这样的欣赏不免又问:“这画出自哪位大家的手趣÷阁?”

李微却不回答,只伸手要茶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