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扩充势力(1 / 2)

加入书签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登基称帝,那么各种准备工作自然都会尽快进行。

首先便是长安那边的祥瑞很快得到朝廷证实。

据官方的说法,那只背上刻了字的神龟被送到洛阳来后,以内阁几位大学士领头,朝野内外数十位有名的学者、大儒先后确认,那只神龟的确活了上千年,而它背上的八个古篆字,也是先秦时期的文字。

这样经过官方的证实后,祥瑞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各地,引发民众热议。

这种祥瑞对于杨渥等人来说,自然明白其中的道道,但对于不明真相的普通民众来说就不同了。

很多百姓在得知神龟出世的消息后,顿时言道:“怪不得大唐会灭亡,而吴国却会如此兴盛,原来早在一千年前就上天就已经注定了。”

还有一些脑子灵活的人更是将此事与前段时间吴军大败晋军的消息联系在一起,认为吴军不愧是天命所在的一方,而晋军违逆天意,失败在所难免。

更有一些人想得更为深入,他们不仅认为晋国此次大败与谶语有关,更是认为昔日兴盛一时的岐王李茂贞,最后之所以会衰落,肯定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天命。

光是一个谶语就一下子打倒了这一大片,连早就臣服于吴国的岐王李茂贞也无辜躺枪,若是杨渥知道的话,肯定会大笑三声。

相比于看热闹居多的普通百姓,百官的反应就强烈多了。

很多人都意识到,这次的谶语就是杨渥即将称帝的征兆。

所以杨渥回洛阳后没几天,朝中百官以及地方各官员便纷纷上书,请求吴王杨渥登基称帝,以顺天应命,继华夏正统,安天下民心。

更是有部分地区的官员还组织百姓上万言书,直言杨渥称帝乃是天命所在,众望所归,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各方藩镇,包括定难、朔方等藩镇,以及凤翔的岐王李茂贞,都各自上表,一时间朝野上下到处都是请杨渥称帝的呼声。

面对这些呼声,杨渥先是站出来表示对于众人的拥戴表示感谢,但与此同时又表明自己德望尚浅,不敢妄自窥视至尊之位云云,直接拒绝了百官所请。

不久后,杨渥发出诏令,将要亲自前往唐高祖、太宗以及昭宗三人陵寝进行祭拜,届时朝中百官和王后、太子等都将随行。

这么多重要人物出行,几乎相当于整个朝廷都会出动,一路上的安全就显得极为重要。

所以杨渥下令,到时将会召集十五万大军一路护送。

若是此时吴国的都城还在金陵的话,那么吴军的主力就必须留在江南,在北方的军队数量南面会有些不足。

而如今,只要将驻守洛阳的大军调动起来,再从周围地区适当调集一些兵力,就能轻易出动十五万大军,这一点或许就是迁都洛阳的优势所在。

除了调集大军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杨渥还特意下达诏令给定难节度使李仁福、朔方节度使韩洙,以及这时候已经正式上表归顺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要求他们亲自到长安来觐见。

消息传出后,天下震动。

这些藩镇里面,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和朔方节度使韩洙还好说,毕竟他们在天下的名望并不算大,所领的爵位也不算高,所以即便亲自来朝见杨渥也不算什么。

但岐王李茂贞就不同了,论起辈分来,他原本乃是与杨渥的父亲杨行密同辈之人,甚至当初他名震天下时,杨行密还在江淮与孙儒鏖战,并无多大名气。

论爵位,李茂贞的岐王封号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当年唐昭宗给他封的,与杨渥的吴王爵位同等级。

论势力,如今的李茂贞虽然远远比不上吴国,但在当年,他也是天下强藩,是少数几个敢于正面与朱温扳手腕的存在。

至于影响力,李茂贞曾经一度挟天子以令诸侯,影响力同样很强,不比吴国差多少。

换言之,除了实力不如吴国外,在其他方面李茂贞都不比杨渥差。

如今要让李茂贞亲自来朝见杨渥这个后辈,不少人都觉得这事很难,很可能会有波折出现。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凤翔那边就有消息传出,岐王李茂贞已经确定将会亲自前往长安觐见杨渥。

消息传出,世人再度震惊。

其实对李茂贞来说,他现在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当初吴军在平阴大败晋军的消息传到凤翔后,李茂贞便在其子李从儼的劝说下,上表吴国表示顺服。

如今杨渥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往长安,点名要求他亲自来觐见,李茂贞若是敢说个不字,谁敢保证杨渥到时候不顺势发兵攻岐?以岐国如今的实力,连蜀国都打不过,想要抵抗吴国的进攻实在没有希望。

既然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前往长安,虽说会落下面子,但总比惹恼杨渥导致岐、吴两家开战的好。

当然,考虑到李茂贞的爵位毕竟是岐王,且杨渥目前还没有称帝,所以在给李茂贞的诏令中,杨渥还是说得比较客气的,只是说邀请他一同来长安祭拜唐高祖、太宗,这也算给他保留了一些面子。

而对韩洙、李仁福等人,自然没有这么客气,直接便说让他们前来觐见。

二月初,杨渥先率领百官在洛阳城郊外的和陵举行盛大典礼,祭拜唐昭宗。

唐昭宗在唐朝的历史功绩虽然远远比不上高祖、太宗,但他身为唐朝最后一个正统皇帝,且自身在没有失德的情况下遭到朱温弑杀,天下间同情和怀念他的人还是很多的。

如今杨渥公开祭拜唐昭宗,宣布自己已经剿灭伪梁,为大唐复仇的消息,也算给天下人一个正式的交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