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厂暂主金陵事(1 / 2)

加入书签

金陵城是江南一切的大本营,东林党倒是其次,这里那些较大一些的商户财阀们,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尤其这蒋、李、赵几家,更是鞑清入关后各处商会商帮的代言人。

这些大商人没几个不做如八大晋商那般通敌卖国的生意,只不过八大晋商做的比较绝,根本不把朝廷当回事儿,他们还有颜面上的顾虑,不敢放开了手脚。

在历史上,这批人平时给关外的蒙古的鞑清输送粮食等各种物资,帮助他们渡过各种难关,每当到了鞑清入关前夕动员的时候,只要肯出钱,管他鞑虏还是汉人,那更是要什么有什么。

所谓大发国难横财,说的就是时下这一批卖国贼,可崇祯皇帝这么一穿,这些卖国贼可就倒了血霉。

偌大个金陵城,小商小贩数之不及,当然朝廷这次要抓的也不是他们,粗略的算上一算,此次被抓走那些有头有脸的商户,三十四五家总还是有的。

说来赶了巧,钱谦益什么时候过寿不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了这么一次,刚好被厂卫和神武军来了个一锅烩,东林中但凡来的,基本上一个都没跑掉。

如果说上次崇祯皇帝是一怒之下把北直隶的东林屠了个干净,这次就相当于直接把全天下的东林都给杀的差不多了。

其实崇祯皇帝杀别人还没有那么狠,论起屠东林,自甲申年以来,每隔几月都要来上这么一次。

历史上甲申年之后,南明小朝廷,也就是眼下在金陵城被抓被杀这些人这个时候正在忙于内争,如今虽然北京城好好端端立着,崇祯皇帝也没上吊,他们却依旧争的你死我活,可见这辈子也就这么点大的出息了。

崇祯皇帝不按套路出牌,逮住一个过节就要直接要了你的命,这次也差不多,直接下旨让厂卫和神武军协同,就算没有地方衙门的协助也能随意抓人、杀人。

谁都明白,如此大规模的清洗,势必造成社会动荡,无故被牵连的一定也不在少数,但崇祯皇帝却清楚地明白,无辜牵连那些人固然可怜,但自己日后可以尽可能的予以补偿,但此时若不加紧改革,自己会没命不说,华夏也就完了。

起码来说,自己想要在明末推行自己的新政改革,权、兵、钱,三者缺一不可,前两个目前都达到的差不多,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施行商税对眼下的大明朝来说,最显著的效果就是能拿到真金实银,但要是想达到这几个效果,对这些东林党和百般阻挠的财阀就必须见一个杀一个。

只有自己权威定下了,政策才能施行下去,自己才能活下去。

钱谦益毕竟还是东林魁首,财阀们多年来也是借的东林名声,这个最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说起来,这事儿就坏在钱谦益那老不死的寿诞上了。

他们各地都有数不清的买卖和熟人,平日打听消息的渠道也不少,但凡朝廷稍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以跑商的名义逃之夭夭,就算逃到日本和鞑清那边也简单得很,想抓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可是如今他们刚分好庞氏的产业,还没来得及回去把刚到手的地皮和铺子捂热乎,杀气腾腾的厂卫就来了,并且在李有成的调动之下,几乎凤阳、南直隶一带所有的厂卫都在向这边集结。

眼下再怎么后悔也无甚用处了,落到番子手里,已经算是死了一半。

最先被拿下的,是那些正在乐颠颠给钱谦益庆生的东林党,紧接在活剐钱谦益的同时李有成也没闲着,立马带人去抓瓜分庞氏家财的大小财阀。

这时候也不用想什么产业的事儿了,东厂番子四出,到处抓人,据说他们名下不少产业都已经被强行转移到崇祯名下了。

说不行,那好使吗?

且不说东厂令人见则变色的标准装束,就是各处军兵和衙门,在神武军的弹压之下,也根本不敢有什么异动。

再者说了,如今朝廷命令打击财阀和东林,自大明立国以来还是头一次,金陵一带还算稳定,在这种时候,谁特么愿意为了你跟朝廷作对,所以谁也不用再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当消息传回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倒是淡定的很,这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自己手里刀把子和权利都有,钱也还没花完,拿下这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狗东西还不简单得很。

下面的人本以为报上去了皇帝听到会惊喜异常,崇祯却兴致缺缺的打了个哈欠,摆手表示他知道了,让下面的人加紧捉拿钦犯。

正在那小太监一脸懵的时候,只见崇祯随口吩咐几句,居然就转头走回到柔妃的寝宫里接着耕耘去了......

这事儿还有个比较有趣的后续,其实崇祯当时只是猴急回宫继续爬上托娅的床,却被这眼冒金星的小太监误以为天子心性难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