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六代(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批评第六代导演的圈子太小,思想浅薄,太过小资情调和自我意识太浓。

第六代导演觉得自己是在纪录生活,直面生活,更为贴近,深入平民百姓的内心。

第二个特征是原创性,第六代导演的剧本基本上都是原创,导演自己写剧本。

所以他们的片子往往给人感觉很粗糙,文学性很差,看起来不知所谓。

第五代导演最擅长是拿小说改编成电影,是拿来主义的典型代表,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了优秀的小说打基础,电影更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第三个特征是现时性,第六代导演拍摄的就是现在的生活和感受。

其他还有个人化风格,都市题材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等等,都是第六代导演的特征。

国内电影人对第六代导演的研究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这批导演往往是八十年代末期从艺术院校毕业,被分配到各大电影制片厂。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适应电影制片厂僵化的体制,就想冲出去,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也就是所谓的地下电影。

他们要么自己筹集资金,要么接受国外的资金,由于资金匮乏或者受到环境限制,他们拍摄的往往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或者说是同性恋等禁忌题材。

这类题材容易得到国外的投资,在欧洲有市场,容易拿到电影节的奖项。

其实,他们走的还是第五代导演的老路,那就是拍电影到国外拿奖,只是第五代导演是主流,而他们是非主流。

《我们俩》和《小山回家》这两个剧本中《小山回家》的第六代导演的特征更为明显。

《我们俩》由于是出自女性视角,更具有温情,容易被观众接受,虽然是一部小众电影,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深沉感情。

在这两个剧本里,郑洞添倾向于《我们俩》。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能通过平淡细碎的日常生活表达这个主题,非常不容易,拍得好的话,会成为一部好电影。

只是,如果在影院放映很难获得理想的票房成绩,只能走参加电影节的路子。

郑洞添决定亲自做这部毕业作品的艺术指导,他觉得这个剧本还不够生活化,还需要修改,要真正的接地气才行。

既然要拍一部好电影,那就要严格要求,精雕细琢,反正在学校里有的是时间慢慢打磨。

林晓玲在暑假期间写好了剧本,开学的时候交给了郑洞添,没想到郑教授很不满意,要她继续修改,还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说明郑教授很看重这个本子,否则也不会这么费心了。

心情不错的晓玲同学到食堂吃饭,脑子里还想着自己的电影,迎面碰到了一个女生,这女生有点瘦,有点黑,其貌不扬的样子。

她认识这个女生,和她一届,都是93年进的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生。

以前倒是没注意,现在看起来外形和《我们俩》里那个倔强的女孩子还真有点像,听说这女孩学过画画,和剧本里的角色一样。

“喂,徐晶蕾,想不想拍电影?”林晓玲向对面的女孩招呼道。(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