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齐鲁大学事件!(1 / 2)

加入书签

下课之后。

沈平没有犹豫,直接开着粉红色的跑车回家。

累的躺在沙发上,他一句话都不想说,然后手机铃声响起,接起电话,“喂,你好。”

“小沈老师,我是丁瑞珍。”熟悉的女人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今天没什么事,想着给你打个电话,然后去你那里一趟,毕竟麻烦了你好几次,想着给你做顿饭,你看你现在方便吗?”

沈平客气道:“不麻烦不麻烦,助人为乐是我为人的基本素养。”

“您就别说这个话了,我就在小区附近,你在家吗?”丁瑞珍问道。

“在呢。”沈平回应过去,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而且很长时间没有看到丁瑞珍了,尤其是前段时间丁瑞珍在微博上公然支持他的言论,怎么着也得感谢一下对方,作为母校的大学教授,为一个毕业的学生发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是沈平却做到了,在意义上,沈平目前的教学质量是受到肯定的。

收拾家里吧。

沈平用最短的时间把沙发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部收拾干净,然后想着对方还没到,就登上了微博。

最近这段时间忙到天昏地暗,别说登录微博了,连平时读的网络小说都没时间看。

唉。

登上微博,沈平顿时被吓了一大跳。

齐鲁省大学的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

沈平先点开微博评论看了看,只看到了网民们的愤怒。

“我真的搞不懂留学生为啥待遇这么好,能为国家做出啥贡献???最高学历博士学历的待遇还比不过一个留学生?太舔了吧!”

“应该让老师校长,或其妻女去安慰一下外教,大国外交应该关爱解决成年外教的各种需求”

“我走在齐鲁的街上,看到洋人没有下跪,周围的齐鲁人,都夸我铁骨铮铮!”

“一云南小伙中毒后,描述自己当时感觉变成了津巴布韦人,医生很奇怪,别人中毒都是看到小人,你竟然是感觉自己成了外国人,这种病例少见,小伙说,自己当时也看到了小人,他数了一下,正好25个。”

“你老婆齐鲁大学毕业,还是本硕连读拿奖学金的那种.jpg”

“三女配一洋,山大当红娘,本是孔孟乡,还不如蓝翔。”

“量山大之物力,结洋鬼之欢心”

“山大补贴学生用电,具体是本科生6度电/月/人,硕士生10度电/月/人,博士生14度电/月/人,留学生30度电/月/人,所以1个留学生=5个本科生=3个硕士生=2个博士生?”

“服了楼上的一群人了,齐鲁大学大学无非就是为了从教育部弄点外快,外加提升一下国际化评分罢了,某些人不去问问为什么齐鲁大学大学要这么干,反倒一个个的指责起了齐鲁大学大学武汉大学崇洋媚外恬不知耻了,人家搞这个本来就是上行下效,闻歌而舞,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齐鲁大学大学只不过就是饿死的宫娥之一而已,以前不会少,以后更不会绝迹。现在一个劲的逮着宫娥喷,似乎宫娥十恶不赦,楚王反倒置身事外了?”

“没错,再说了,女权斗士咪蒙就是齐鲁大学毕业的硕士!”

看着微博下面的评论,沈平满脸的懵逼。

发生什么事情了?

齐鲁大学怎么了?

怎么引起网友们的集体讨伐了?

在满头雾水下,沈平打开网页搜索起了关于齐鲁省大学的一些事情,结果不看还好,一看整张脸都黑了!

齐鲁大学竟然让本国的女大学生给一群外国人当学伴,此事在网络上引起舆论发酵之后,非但不知道做错了,反而将盖着学校公章的声明公之于众?

并且公然说网民们是别有用心,是有组织的敌特行为?

卧了个槽,齐鲁大学了不起啊!

真是了不起啊!

清朝都特么灭亡上百年了,百姓们都站起来了,反而齐鲁大学的校领导们跪下来了!

跪着肯定是不舒服的,怎么办呢?

这些校领导们的办法就是把女大学生们垫在膝盖下面,这样自己就可以跪得舒舒服服了。

这特么还是个人么?!

他心里愤怒的点开艾特自己的评论,下面大都是一些邀请自己对齐鲁省大学的事件。

“@沈平,小沈老师,您来评价评价,这个学伴制度怎么样?”

“@沈平,老公快来,有热闹看啦!”

“@沈平,……”

“……”

看着艾特自己的微博网友们,沈平心里的郁结越来越重。

当即他发了一条微博,道:“学校的脸面是要靠女学生争取的么?你领导学校的成绩是靠学生赚的么?你校招的是残疾人么?需要这么多人扶着?学校没能力招老师了么?这么穷别开大学好不好?你校养这么多外国爹进来,基本零成本,你给以前伴读的学生结一下工资好么?还有上面的谁说女生比例高不是问题了?你给人爹妈做的主么?这件事是学校把自身应该承担的成本,转嫁到学生头上,不管是提升国际地位,还是提升学校国际招生,还是提升学校自身形象,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学校自己该解决的问题,不是学生的。你学校不收学生学费么?你招伴读发工资么?你学生交了学费来大学上学,是给学校打工的?你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是学生自己赚的?你来学校干什么的?你学校又是干什么的?”

发了一条微博之后,不在乎微博粉丝们的震惊,沈平又发了一条微博道:“我就奇了怪了,都说大学生好骗,那是真的好骗啊!这么简单个问题想不明白么?

你校按交流学比例招几个对外的生活老师,整体组织集体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就可以了么?

就算选了一大批的人,一起组织活动,弄个交流周,或者交流月,或者按月按周交流不就可以了么?

为什么要三对一?

为的是图省事啊,你可以全天候把时间拿出来帮助你的外国留学生大爷,生怕一个人照顾烦了,还弄了三个人

你知道这些东西的成本是多少么?一对三的外教生活老师,可以做到无微不至,你市面上找这么三个人要多少钱你知道么?

学校就给你个帮助国际友人的名头,你就去了,这种不要钱的苦力哪个人才交流市场能找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