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六九章 只有大投资才能救芯片(2 / 2)

加入书签

说完这话,方辰直接朝着华晶厂的大门走过去。

还没等方辰走进去,看门的大爷二话不说,就将大门给打开了。

方辰诧异的看了看门大爷一眼,然后到也没说什么,笑着点头回应了一下。

看门大爷也赶紧冲着方辰笑了笑。

虽说他不认识方辰,而华晶厂也有外来人员必须登记的制度。

但他做了三十多年的门卫,早就练就了一双毒眼,来的是什么人,什么身份,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就方辰这器宇轩昂,龙行虎步的架势,以及周围环绕的这些秘书,保镖,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方辰是大人物。

说个不好听的,前年省里老一过来考察的时候,气势都没有方辰这么足。

再者说了,就算他拿不准方辰的身份,方辰身后的那几辆豪车,以及有特殊含义的车牌,他还是认识的。

这样的大人物,恐怕连他们厂长都要小心伺候着,他一个小小的门卫去拦人家,装什么周亚夫,细柳营,那他真是脑子有病。

他素来看不起那些,所谓只认工作证,不认人的门卫。

那就是傻子。

一个好的门卫,必须要有鹰的眼睛,一眼看出来对方是什么身份,然后迅速做出放行还是不放行的决定来。

而他毫无疑问,是绝好的门卫。

至于说,方辰为什么有车不坐,他反而觉得这更突显了方辰的身份地位。

也就是那些,刚刚算个人物没多久,骨头没有三两重的,整日里才需要坐在车里,用车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但想着想着,尤其是看着方辰的背影,他的眼眶中不由冒出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水珠。

有些许的感动,更有些许的感慨。

华晶厂已经好久没有来,这样的大人物了。

他从华晶厂建厂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工作,自然也经历过华晶厂最辉煌的日子。

八十年代初期,由太宗亲自牵线,东倭的芯片工程师来到了华晶厂,使得原本在国内毫不起眼的华晶厂,突然的,没有一点征兆的,站在了华夏芯片舞台的中央。

当时国产电视芯片量产难度大,导致彩电供给不多,完全满足不了老百姓需求。

所以国家计委在1978年时就给华晶厂下了任务书:2.76亿元,引进东芝5微米产线,装配500万台彩电。

对于东倭企业而言,这是一桩好生意。

东芝正在DRAM芯片领域与美厂酣战,急需资金购买各类设备,以充实“军火库”,而5微米产线,对华夏企业很重要,但对于东倭已经是即将被淘汰的“落后产能”,不必担心新技术泄密。

随后,华晶厂还承担了“531”工程的使命,向全国传播芯片技术的火种。

“531”工程即普及推广以华晶厂为基点的5微米技术,同时开发3微米技术,攻关1微米技术。

那时各路考察团纷至沓来,而华晶厂不仅送技术资料,还外派工程师支援。

厂长赵洪金甚至大手一挥:到华晶厂学习,除了吃饭要钱,住宿不要钱!

并且当时,全国生产了近8000万块芯片,华晶厂占比达到40%。

也正是因为如此,华晶厂一跃成为当时我国产能最大、工序最全、首家具有现代工业大生产特点的集成电路生产厂。

那时候的华晶厂,无疑是辉煌的,甚至伟大的。

不但企业红火,职工收入高,娶媳妇,嫁姑娘的时候,人家一听是华晶厂的,立马就高看一眼,送上一大笔彩礼,或者厚厚的嫁妆。

而且各路兄弟企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工程师都跑到华晶厂来学习技术,至于说前来考察学习的各级领导干部,更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他这个把门的门神,虽然没捞到什么大好处,但平日里烟啊,瓜子,花生,各种各样的零食水果,到也没少往家里带。

可随着,华晶厂承接了“908”工程,一切都变了。

从1990年,“908”工程正是开始实施,头两年吧,华晶厂依旧十分热闹,虽然各路兄弟企业的人少了,但显然各级领导干部更加重视。

平日里,只能在电视里见到的大人物,没事就跑到华晶厂。

可是两年过去后,这一切悄然发生了改变。

两年时间过去了,华晶厂才刚刚通过经费审批,可以正式开展新的技术引进,生产线引进工作。

大概是因为时间拖的太久了,“908”工程迟迟没有动静,那些各级领导干部来的就逐渐开始少了一些。

当时,他还想着,既然经费已经审批过了,那一切都会变好的,华晶厂还能重现过去的热闹,甚至比过去更加辉煌。

但谁能想到,技术引进又经过反复论证,足足谈了三年,直到今年的五月份,才刚刚跟美国朗讯公司,谈妥了引进6英寸生产线,以及0.9微米芯片的生产技术。

如果再加上,建厂的两年时间,预计到1997年,“908”工程才能正式投产,盈利。

他听厂里的工程师们说,要是1997年才投产的话,恐怕黄花菜都要凉了。

到时候,华晶的技术水平将大大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达4-5代,投产以落后,生产出来的芯片,绝对没人要,生产一片亏一片。

但他其实是并不相信的,他亲眼见证着,华晶厂从默默无闻到曾经的辉煌,所以他怎么也不相信,华晶厂真的会失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