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四十八(2 / 2)

加入书签

1944年,D国发射V-1导弹袭击伦敦时,最初YGL国击落一枚V-1导弹平均需要发射上千发炮弹,而使用这种炮瞄雷达后,平均仅需50余发炮弹。

50~60年代,航空和空间技术迅速发展,超音速飞机、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以雷达作为探测和控制的重要手段。60年代中期以来研制的反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使雷达在探测距离、跟踪精度、分辨能力和目标容量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提高。

军用雷达要完成的基本功能主要是:

(1)目标检测,在雷达观测空域内确定有无感兴趣的目标;

(2)目标参数测量,亦称目标参数估计,用于确定目标位置,运动参数和提取其他目标特征参数;

(3)目标分类、识别,用于确定目标类型,分辨真假目标等。

为了实现这些日益增高的新要求,各项雷达新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并逐渐应用于各类先进雷达之中。这些新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

(1)雷达频段的扩展:在频率的高端,向毫米波、红外、激光雷达扩展;在低端则向VHF、UHF与HF(短波)波段扩展。

(2)雷达自动目标识别(ATa):根据雷达观测数据及从雷达回波中提取的特征,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判别属性是实现战场管理,精确打击的重要条件,是当今雷达发展重大课题。

(3)雷达成像技术:采用大的瞬时带宽信号,可获得目标的距离高分辨一维像,再利用目标不同部位回波中多普勒频移的差异获得目标在角度上的高分辨率,即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的原理可获得很高的二维分辨能力,实现目标的距离一角度二维成像,并可能获取目标在地面高度和距离方面的二维像、探测林中隐蔽目标,甚至探测地下目标,这极大地拓展了雷达的应用范围。

(4)超低副瓣天线技术:高增益、超低副瓣天线(最大副瓣低于一40dB)是雷达抗干扰、抗ARM,抗杂波的关键技术。

(5)超宽带雷达技术:雷达信号的瞬时相对带宽大于25%的雷达称为超宽带雷达。超宽带雷达在目标识别、雷达成像、抗干扰、抗ARM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6)相控阵天线技术:除超低副瓣相控阵天线外,有源相控阵天线,共形相控阵天线和宽带相控阵天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有源相控阵天线中每一个天线单元均有一个发射/接收组件(T/R组件),具有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的T/R组件,数字波束形成(DBF),自适应波束形成,大时宽带积信号的数字产生与数字处理等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在相控阵天线的大量采用是降低先进雷达成本的重要措施。

(7)先进的信号处理与数据处理技术: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大容量并行处理的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将其用于相控阵天线,可实现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这将天线理论与信号处理相结合,出现了具有多种自适应能力的信号处理天线,为提高雷达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潜力。

(8)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利用现今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可以在雷达研制过程中的设计阶段,合理确定各项战术技术指标,协调各分系统之间的指标分配、优化雷达系统设计,缩短雷达设计周期;在系统软件优化和系统性能评估中仿真技术更有重要作用。采用先进的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是克服先进雷达研制周期长,技术风险大,成本高的关键措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