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捷报入咸阳(1 / 2)

加入书签

“好,此事我可以交给你。”扶苏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季。

刘季道:“公子,臣还想问公子要几个人。”

“哦?”扶苏点了点头,这亦是应用之意。

某种程度上来说,接下这道任务,可就算是接下了一道军令状,若是期限到了,交出的答卷不合格,作为此事的负责人,就算是掉脑袋也一点都不冤枉。

此事是没有半点情面可讲的,当然,为此,扶苏自然也要尽力满足刘季的要求。

“说说是何人?”

“臣想要雍齿他们那帮人。”

“可以!”扶苏连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了下来。

即便刘季没这么个要求,扶苏还想找个由头将雍齿塞到刘季的队伍之中,眼下真可谓是瞌睡来了就送来了一个枕头。

刘季心中却是想借此好好整治一番雍齿,在沛县之时,雍齿便和他处处作对,而二人也是斗的旗鼓相当,眼下,倒是让刘季找到了机会,这雍齿如今却是要位于他之下了!

“刘季,日后你要出入宫廷,你这个名字,只怕是有些不合适。”扶苏想了想,起了一个别样的心思。

刘季闻言一怔,却也立即反应过来,的确,刘季这个名字在沛县那样的小地方叫着倒是不妨事,可是,以后出入咸阳,这个名字着实显得有些不雅。

同时,刘季心中确定,扶苏公子对他是格外的看重,若是一般人,扶苏何必亲自关照此事?

“不知公子以为什么名字妥当?”刘季见扶苏提出来,便立即顺着杆子往上爬。

“刘邦!”扶苏想也没想,便直接说了出来。

“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建立不世功勋,下可保境安民,上可治国安邦,这个邦字你以为如何?”

“刘邦……刘邦……”刘季口中不住念叨,旋即脸上浮现出喜意,道:“臣谢公子赐名。”

望着刘邦离去的身影,扶苏略微思索,道;“去将子渝叫来。”

这数万名就这么交给刘邦,让他前去教授,扶苏终归是还有些不放心,故而,让子渝在一旁看着,可保无虞。

而扶苏虽是对墨家一直以来好感有加,可是却也不敢将这数万名士卒交给墨家来调教。

扶苏自是不担心墨家办事的业务能力,怕的是墨家会做过头了!到那时,扶苏可真算得上是骑虎难下了!

墨家思想太过超前,在封建时代,注定没有太多生存的土壤。而扶苏只能一方面让墨家不断发展,却也不能让墨家发展的太快。

这既是打压,也是保护。

…………

一道骑兵快马进入咸阳,片刻之后,北方大捷的消息就彻底传扬开来。

先前人心惶惶的咸阳城因为扶苏斩首五万胡人,惊慌情绪被冲淡的干干净净,百姓的心彻底安定下来。

而如今,这场大胜,彻底让咸阳城陷入了喜悦的气氛之中。

这堪称是大秦统一以来打的最大的胜仗了!以往蒙恬虽说领着三十万的秦军北逐匈奴,可终究是斩获不多。

可这一次,斩杀胡人十余万人,缴获牛羊六七十万头,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场极大的胜仗。

而这场战争的领导者扶苏在民间的声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咸阳的众多百姓先前便是知道扶苏梦中得遇仙人指点,而如今这场胜仗,更是让无数百姓对此深信不疑。

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了!

这亦是天命在秦的明证,先前所谓的鬼神言始皇帝今年死,不过是谣言尔!

嬴政看着手中的奏报亦是有些兴奋,不断的来回踱步。

“此次前线大捷,实乃是我大秦之莫大盛事,臣为陛下贺,为我大秦贺,为我大秦千万黎民百姓贺。”

嬴政亦是脸上亦是挂着笑意,道:“此次大捷,实乃是扶苏那小子侥幸所致,算不得什么。”

“也幸得将士用命,方才有此次大胜!”

话虽是这么说,可是嬴政脸上的得意之色是任谁都瞧的出来的。

“不过,朝廷却是不能薄待了前线有功的将士,丞相,立即着手拟定功臣将士的赏赐事宜。”嬴政亦是知道,赏赐只有及时发下去,才能有效的激励军心,让将士们死心塌地。

“诺。”

“再往前线发一道诏令,让扶苏回来吧!还有蒙恬,在外也是许久了,朕甚是想念,随扶苏一同回来。至于前线的军务事宜,就暂时移交给王离决断。”

“诺。”

李斯心中一动,没想到陛下却是在此时将蒙恬抽调回咸阳,看来陛下心中对于蒙恬,亦是有些忌惮。

的确,眼下正是让蒙恬回来的大好时机,在短时间内,胡人将不会组织起有效的力量对秦地发起进攻。

受此重创,至少在未来五年以内,胡人只怕都无暇南侵,若是胡人之中再出现什么变故,这个时间还要大大的延长。

即便蒙恬离开了上郡,也是无妨,有王离足以应付局面。

“丞相,待蒙恬扶苏回来之日,让朝中百官皆随朕前往咸阳城外十里迎接。”

“诺。”

“还有,让奉常着手准备祭祀事宜,等扶苏回来之后,朕要亲自前往太庙,向秦国历代先祖禀报此次大捷。”

这亦是最为常见的操作,向祖先表明,自己这个皇帝干的还不赖,这一次,皇子扶苏立下如此功勋,亦是可以让祖先们放心了。

李斯看了一眼奏报,道:“陛下,扶苏公子说让阵亡将士陪葬皇陵,不知此事允否?”

李斯心中暗惊,发觉扶苏这道计策可真是不管是将死人还是活人的忠心都给收拢了!

那些阵亡将士的家眷若是知道自己的儿子,丈夫,兄弟陪葬了皇陵,那出门走道都可以完全比别人横上两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