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实现大一统的条件(1 / 2)

加入书签

扶苏当然知道,自己这一招比起后世的伟人,显得有些阴损至极。

可以说充分考虑了人性的阴暗面,逼着山东的那些百姓最后选择秦国。

可是,这恰恰是统一战争无法避免的事情。

春秋战国分裂了数百年,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分裂。

故而,嬴政选择一统,才显得气魄格局格外的大,所遇到的阻力也是重重。

即便嬴政在世之时,也不过是勉强做到了统一,实质上的统一依旧没有完成。

一切都是靠着嬴政的个人威望慑服一切。

故而,当嬴政离世,顷刻之间,这个大秦帝国便是风雨飘摇,不单单是山东各地隐藏的反秦余孽蠢蠢欲动,就连大秦的内部也开始争权夺利。

是故,唯有一法才能令山东百姓忘却自己的国家身份,忘记自己是楚国人,赵国人,燕国人,齐国人,韩国人。

此法便是战争。

只有深入骨髓的战争伤痛,才能令所有人明白,唯有一统,战争才能消弭,天下才会太平,才能有幸福安康的日子。

扶苏记得,前世汉代七国之乱结束的时候,汉景帝下达给军队的诏令就是要军中以深入多杀为上。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变相鼓励军队对打下来的地方进行烧杀掠夺,自然,如此一来,这叛乱的吴楚之地的百姓蒙受了厄运,不知多少无辜被牵连其中。

这也导致了汉武帝在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吴楚之地都和朝廷离心离德,还有不少人暗中祭祀造反的吴王刘濞。

可是,要是怀着人道主义固然可以指责汉景帝,但从帝王的角度来看,汉景帝做的不仅没错,还是大大的妙,大大的好。

吴楚之地百姓死的越多越好,最好死的一个不剩,如此才能迁移对自己忠心的百姓去那里,才能更好的控制吴楚之地。

平定了七国之乱,可以说为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提供了坚定的基石。但这个过程,却是相当的血腥,在史书上,也不过只有寥寥的几个字。

而扶苏手中此时除了各项物资扶持以外,还有着一招,思想上的一统,华夏子民身份的认可。

这是化解山东各地百姓对秦人敌意最佳的方式。

无论是谁,也无法否认,不管是秦人,还是赵人,……楚人,实际上都是华夏子民,都是炎黄后裔。

这便是大一统的思想根基。

而这一方法,已经初见成果,之前剿灭周文大军所产生的俘虏,几乎都是山东各地的百姓。

其成员堪称是龙蛇混杂,哪国人都有。

可是在这样的劝说之下,已然默认了秦人和他们乃是一家人,互相攻伐不过是兄弟阋于墙,根本不值得为人所称道。

之后,伴随着一整套的思想改造攻势,这些俘虏其中的精壮几乎都已经选择效忠了秦国。

而在他们心中,也已经渐渐被植入了一种名为“信仰”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