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描绘未来(1 / 2)

加入书签

公元前265年,武成王七年的正月。

姬康前世历史上许多发生的大事,都在酝酿之中。燕、秦、赵、韩、齐五国之间的情势更是暗流汹涌。各国之间的使者在往来穿梭,各国的军队也在向边境聚集,各国的密谍之间更是刀光剑影。

就连草原上的匈奴单于,也从王庭派出狼骑,在广袤的草原上,向各部落传达着汇聚的命令。

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宫。

赵国在姬康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登基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君臣、将相和睦,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

尤其是军事上,在赵国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秦军虽然强悍,但被赵国数次击败。而赵国在姬康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时,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国力空前强大。

但晚年,赵武灵王犯了个致命错误,在选定继位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最后才立了小儿子,也就是姬康的外祖父赵何为王。

这让姬康的外祖父赵何的大哥,曾做过赵国太子代城君赵章,很不高兴,在公元前295年,发动了叛乱。赵武灵王的弟弟赵成和大将李兑率军平乱,代城君赵章逃往武灵王沙丘行宫中,企图让父亲赵武灵王保护自己,结果被杀。而姬康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也被赵成和大将李兑围困活活饿死。

公元前295年,赵国发生的“沙丘之乱”震惊了各国。虽然经过此事后,赵国国力有所衰退,但亦然强大。所以在姬康的外祖父赵惠文王在位期间,赵国依旧让各国特别是秦国不敢随意进犯。

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国力更加强大。为试探赵国的虚弱,公元前269 年秦派大将胡阳率精兵数万,越过韩国境内的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反被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这让现在雄才伟略的秦王嬴稷异常郁闷,更是把赵国当成是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而后快。

去年姬康的外祖父赵惠文王去世,而登基的赵王赵丹年纪才十三四岁,由姬康的外祖母赵威后暂时摄政,秦王嬴稷和秦相范睢终于看到了机会。

而此时姬康的外祖母赵威后,正拿着手中的一个绢帛仔细看着,眉头微微皱起。这是一封在燕国的赵国密谍,紧急传来的密信。

看完之后,递给旁边坐着的儿子,姬康的舅舅赵王赵丹。随即对已经看过此信,正在下面跪坐着的四位大臣说道:“你们对此信是何见解?”

坐在左边首位的儒雅男子站了起来,躬身道:“太后、王上,从此信来看,秦国来犯可能是真,但燕国懦弱,我不信燕国敢于进犯我赵国。”

“至于匈奴么,我倒以为,匈奴单于不会放过小规模打劫我赵国的机会。至于大规模的进攻,我想匈奴单于不会,难道他们不担心我赵国的报复么?”

太后又看了下坐在右边,白发苍苍的一位老人道:“蔺上卿,你对平原君赵胜的看法是否赞同?”

已经七十余岁的赵国上卿蔺相如,思索了一会道:“从此信来看,我倒以为是真,而且事情的主谋者必然是秦相范睢。”

“秦国早有犯我之心,不用考虑,肯定会进犯我国;燕王虽懦弱,但对我赵国早耿耿于怀,再加之秦国在我赵燕两国之间挑拨多年,所以燕国派兵此事极有可能,不能排除。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敢于让匈奴单于,率十万狼骑举国而犯我赵国。必然是匈奴单于看到了进犯我赵国的机会,所以三方伐我之事,是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的。”

赵威后点了点头,对坐在下方剩下的两位老臣说道:“相国虞卿、平阳君,你们二人又是如何看法?”

虞卿和赵豹相互看看,已经五十多岁的平阳君赵豹站起说道:“我看此事极有可能,近期秦燕两国与我接壤之处,边境摩擦不断,我们不可不防。”

相国虞卿也在一旁点头道:“太后,看来此次秦王谋划甚大。我看我们还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准备积极备战,另一方面我赵国还需寻求外援。太后,你能否去信齐国,让齐王派兵助我。”

赵威后听罢,点了点头,说道:“看来此次秦国确实谋划甚大。我会给王兄去信,让齐国派兵相助。诸位爱卿,王上年幼,还望各位爱卿鼎力相助,共渡难关。”

众臣一起站立:“请太后、王上放心,臣等必尽心辅佐太后、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