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国战(四)(1 / 2)

加入书签

济西郡的一处官道之上,一杆杆红旗迎风飘动。

在密密麻麻的旗帜之下,众多披着铠甲的燕军,排列着整齐的队列,正在行进着。

此时,一阵号令,整支大军停了下来。

开始在道旁的一片空地之上,营造起了临时的营帐。

随着临时营帐的搭建完成,整座营地也开始喧闹起来。

此时,在营帐之内,几个燕军正对着一个年轻的燕军开着玩笑:

“二瓦,你说你爹怎么给你起名叫了这个名字呢?”

这个被大家称为二瓦的人,是一个十七八岁,仍面带着稚气的年轻燕军。

听到大家如此开自己的玩笑,不好意思地答道:

“我爹说,咱庄稼人,不要那么金贵的名字,要是原先的时候,连姓都没呢。这也是在咱们燕国,人人都给了姓。”

队伍中,一个穿戴明显是军官的人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二瓦,你爹的这种思想可要不得,按报纸上所说的,就是太那个什么……,对,是什么“保守”思想。我们这批复原战友,就数你爹的思想保守。”

“看看,你弟兄两个,老大叫什么大砖,老二叫什么二瓦。说他,他还不听。这次来齐地打仗,他还与我比武,同我抢这个带兵的机会,简直……”

这个军官言此,没有再说下去。

在人家儿子面前,说人家老爹的坏话,这个不太好。

这个被称为二瓦的年轻燕军,则没有在意这些,对这个军官道:

“李叔,我爹比武输给你后,回家对我讲,要不是他原先胸部有伤,比武的时候,不敢用尽,你不是他的对手。”

这个被称为李叔的军官,年纪看上去已经四十多岁了。

听到这个年轻燕军的问话后,笑着瞪了这个年轻燕军一眼。

“二瓦,在军中没要叫什么李叔,要叫连长,懂么?”

这个年轻燕军,腼腆地说道:

“李叔,不,连长,我……”

这个四十多岁的军官,笑着上前拍了拍这个年轻燕军的肩膀,言道:

“行了,你爹说的对,当年打吉林郡的时候,你爹负伤了,要不,比武的时候,我还真打不过他。你不知道,你爹年轻的时候,是多么的厉害。”

众多年轻的燕军,闻此都哄笑了起来。

这个燕军军官,狠狠瞪了周围这些哄笑的士兵,大声骂道:

“我们虽然平时是预备役兵,但是,一到了前阵,就归到正规军的编制里了。你们给老子好好记住,到了打仗的时候,不要怕,你不杀敌,敌人就会杀你。”

“谁要敢不拼命,丢了老子的脸,回头老子再好好收拾你们。要是谁敢临阵脱逃,老子不会看你是乡亲,饶了你,会亲自砍下你们的脑袋。”

这个军官身旁的众多年轻燕军,一起大声道:

“连长,我们记住了。”

这个军官看了看二瓦胸前挂着的一只竹笛,对其言道:

“二瓦,给大家吹首曲子,解解行军途中的烦闷。”

这个被称为二瓦,年轻的燕军点了点头,抿了下嘴,把竹笛凑到嘴边,吹起了现在流行在燕国的一首民谣《绣荷包》,周边的许多燕军,也随声吟唱起来。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

在不远处,这支预备役燕军的中军帐内,准将马良也听到了营内将士们的歌声。

听着这首歌曲,脑海中想起了,在襄平城内自己妻子,乃至自己的一双儿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