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新的融资(1 / 2)

加入书签

在21世纪,已经习惯购物的人们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大部分超市的装修都是极其简单,除去一些看不见的仓储、物流投资,有些地上贴点地砖,摆好货架,灯光架好,空调安装完成,一个超市也就可以正式营业了。

甚至一些仓储市超市,很多就只是简单水泥地面。

但在80年代之前,所有的零售超市却完全相反。

在百货零售领域,西尔斯目前如日中天,在装修方面,都是极其的豪华,这个时代商家的观念就是如此,装修的豪华才能吸引顾客。

同时,西尔斯超市的选址都是城市的黄金地段,每年的租金的投入都是一趣÷阁天文数字。

这种经营模式,虽然成本高昂,不过这个时代大家都这么做,各大超市之间虽然没有形成恶意的垄断,但利润率方面都形成了一种行业规矩,再加上各大超市之间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不会在另外一家超市的附近再开新店,因为这种玩法即破坏了默契,又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而普通的百姓因为信息获取的渠道太窄,早已习惯了超市定好的价格,倒也没觉得有多大的问题。

直到一位名叫山姆.沃尔顿的人出现了,他发现薄利多销将会改变整个零售业的未来。

于是他将旗下的沃尔玛超市开在了所有城市的郊区,也根本不在乎附近是不是有其他超市,在超市装修方面也是一切从简,所有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再加上沃尔玛超市在物流方面也将成本控制的非常严格,多管齐下,然后进行疯狂的价格战。

目前,除了正在崛起的沃尔玛,这个时代的超市,主流就是类似于西尔斯这种,一窝蜂的挤在城市中心。

这种经营模式在70年代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在那之前,美国一直处于城市化上升的阶段,所有的百姓钻着脑尖般的想进入城市生活,这导致了所有的消费都集中在城市之内,超市开在市中心,是正确的选择。

但进入70年代后,城市化开始反向发展,大量的人开始回流到城市郊区,同时,因为汽车在70年代开始全面普及整个美国,市内的交通拥堵,人们更热爱于去郊区进行生产活动,而郊区的购物场所也能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因为运营的成本更低,商品自然也更优惠。

目前美国的电子产品的商场也是一样,热衷于建在市区之内,但因为房租成本的原因,大部分的面积都不会很大,反而无法给顾客足够的选择空间。

徐志当初决定创建百思买,就是打算从多方面学习沃尔玛的策略,超市不是酒店,最重要的永远是更低的价格。

在郊区兴建商场,一个成本低,可以争夺本地市场,二个可以在美国境内快速的进行扩张,争夺整个范围内的市场,并且打开名气,形成一个大的知名品牌。

当然,这是在美国的策略,投资任何一个地方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美国地广人稀,到了70年代,汽车行业普及度大幅度增加,这也是超市或者商场能够逐渐开始在郊区兴起的原因。

而如果放在经济发达的亚洲地区,因为人口密集、汽车密度低、停车困难等因素,商场及超市就得放在市中心之内。

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汽车普及,人们手中有钱,那么购物的习惯就会发生改变,变的更倾向于去能够方便停车的地方,购物的习惯也会由需要什么买什么变成一次性购买足够的商品。

而在现在的美国,电子产品除了计算机等少数新颖昂贵的产品,普通的家用电器如空调冰箱电视机等等,受困于美国昂贵的人工,很多时候买新的比维修更划算,是以,家用电器在美国的销量非常之大,一个停车方便、可供选择较多、价格便宜的电器超市,自然会是普通美国百姓的最佳选择。

柯里想了想点头说道:“艾瑞克,你这么说,是有一些道理,只不过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时,大规模投资这种商场,风险是不是太大了点?”

“风险自然是有,可是一旦成功了,这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徐志笑了笑说道。

从后世的零售公司的崛起的过程来看,在美国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商超开在离市中心不远的郊区,已经是必然趋势,更不要说,现在是个人计算机、游戏机、音乐播放机、家庭录像机发展的黄金时间,市场呈猛烈的爆发趋势,一旦布局完成,至少在互联网零售崛起之前,自己一方可以控制着美国一定程度上的电器市场终端销售。

同时,商超对就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不只是本身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针对一个地区的采购倾斜,就可以创造无数的就业岗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