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不找厨子(1 / 2)

加入书签

第226章

徐杏脸上的笑容有些不自然,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对着周红梅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红梅婶子,我……我是来请小四哥帮忙写一副对联的!”

“嗯?”周红梅听到这个请求,确实挺讶异的,“你家不是已经写好了?昨天你爸来的!”

“啊……哦,是这样的!”徐杏惊了一把,她是没想到周红梅还记得她爸,毕竟,昨晚上她可是听她爸说了,来请徐洲帮忙写对联的人不少,一屋子都塞不下的那些人。

她惊讶也就那么片刻,很快就回过神来,给自己找了个听起来似乎很合理的理由:“昨儿个晚上,我拿着小四哥写的对联跟我弟显摆,顺便想鞭策他好好学习,却被我弟不小心抓破了,我爸他们还不知道这件事儿,我就想着,请小四哥帮我写一幅。要不然爸妈知道了,肯定会骂我的!”

“抓得很严重吗?”周红梅眉头微皱的问道,“重写一副倒是不算多大的事儿,只是,咱家里可没有墨水,昨儿个那一瓶,还是你四哥他大伯带来的!”

周红梅略有些为难的说道,这帮人写对联,免费就算了,总不能还要自家贴东西。

让她现在去买墨水,这个周红梅肯定是不愿意的。

所以,徐杏想要对联,也只能自己带墨水过来。

“还有,要写得抓紧,咱们家今天是你四哥当主厨,这会儿没动手,是因为咱们在准备食材,一旦他上手了,也就没有办法帮你写了!”

周红梅是不大乐意让儿子再写对联的,拿出一天免费来给大家写对联,已经是看着乡里乡亲的份上,若是家家户户都不懂得珍惜爱护,是不是都让徐洲帮忙重写一份?

可眼前来的只是一个怕父母责骂的小姑娘,她也不好太为难人,也就没有刁难,只让她快些去找到墨水就行。

徐杏听了周红梅的话,心里也是不大高兴的,不想写直接就说不想写呗,一会没墨水,一会要做菜的。

她就不相信,没有徐洲,他们家三十这顿饭还不打算吃了?

可心里这么想,面上却依旧挂着恬静的笑容,礼貌的跟周红梅道谢,便头也不回的跑了。

周红梅:“……”

这孩子,也不说怎么着,周红梅想着,随即又摇了摇头,随她怎么想呗,于是,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徐杏跑了之后,却没回自己的家,而是一路跑到了后村。

远远的,就看见林宝珠等在那里,二话没说,直接把红纸拍到了她的手上。

“写好了?”林宝珠拿着手上的红纸就要翻开,没错,这就是她想出来的办法,她自己肯定是没脸去徐家请徐洲帮忙写对联的,就算她厚着脸皮去,也不见得能请得动人,没办法的她,只好重新买了红纸,裁好了,请自己的好友帮忙。

本来徐杏也是不愿意的,还是她承诺,只要徐杏帮她办好这件事情,就把自己的一个旧发卡送给她。

徐杏这才同意了的。

“不用看了,没写!”看着激动的林宝珠,徐杏的脸有些黑,亏得她去之前还夸下海口,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那个周红梅,实在是太气人了!不想写就不想写,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嗯?”林宝珠的脸,在看到那空白的大红纸之后也僵了僵,随后才看见对面的好姐妹,一脸疑惑地问道。

“说是没墨水,说一会儿徐洲要炒菜,我看她就是不想让徐洲写!”徐杏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还当真以为村里就他家徐洲一个能写出对联?”

林宝珠看着她,一句话都不想说,可不就是这样吗?

“走走走,我带你去找人写!”徐杏被林宝珠这样看着,不服气的说道,当然,最主要还是为了那个发卡。她家人可舍不得给她买那些东西,就是她扎头发的东西,也不过是最廉价的小皮筋,每次拿下来都要拽断几根头发。

她觉着,再这样下去,她迟早要变成秃子。

经过这一事儿,林宝珠也是不怎么相信徐杏了,可对联要写,而她又不想丢人,只能跟着她。

徐杏给她找了一个村小学的老师,就是她家的邻居,“人家是做老师的,肯定比徐洲写得好!”

听见这话,林宝珠就当没听见一样,若是真像徐杏说的,那徐杏她爸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找这个邻居老师写对联,反而去找徐洲?

这个老师姓滕,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外村人,入赘到了桃园村,在村小学当了几十年的一年级班主任,他本身也不是什么高学历,不过,教一年级绰绰有余了。

见徐杏带人来请他帮忙写对联,觉着无论是徐杏还是林宝珠,都有一张慧眼,比村子里的那些愚昧的人明智多了,他一个人民教师,写的毛趣÷阁字难道不如一个高中生好看?

偏偏来找他写对联的人寥寥无几,也就媳妇儿家的几个亲戚来找他。

“你们放心,今儿个我一定给你们好好写,让你们看看真正的对联应该长什么样,绝对别去镇上买的对联都好。”

两人见他信誓旦旦,倒也多了几分期待,只是往往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林宝珠捧着对联出来的时候,面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徐杏跟在她的身后,同样满脸复杂。

“那个……不管怎么说,总比咱们自己写的好!”徐杏迟疑了片刻,还是拍了拍姐妹的肩膀,小声的安抚。

“……你说的对!”呆愣了半晌,林宝珠这才有气无力的应道。

徐杏:“……那你那个发卡还给我吗?”

徐杏担心的,从来就不是字好不好看,而是能不能如愿拿到那个漂亮的蝴蝶发卡,毕竟,无论是好是坏,那对联都不是贴在她家门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