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洛阳大火(2 / 2)

加入书签

明关在亲兵的护卫下,前去祖大寿正在作战的战场。

祖大寿分得四千辽东骑兵,正在与并州军的步卒对峙。

在并州军的军阵中间,大约有几百个持枪盾的重步兵,大约有2.5-3米的长枪直指前方。

“这应该不是陷阵营,只是普通的重步兵。”

明关很轻易辨认出对面的重步兵不是陷阵营。

或许即使是吕布,也还没有来得及为高顺招募陷阵营,又或者陷阵营的招募条件过于苛刻,即使是吕布都没有达成。

纵使如此,有高顺加成的重步兵已经非常惊人。

不久前祖大寿试图利用轻骑兵扰乱对方的方阵,却无功而返,反而遭到重步兵后方弓弩手反击,死伤上百。

在高顺身后还有吕布的将领魏续、宋宪等人统帅轻步兵和弓箭手。

有高顺存在的步兵方阵坚若磐石,不好攻打。

“等待其他诸侯到来,他们一个都跑不掉。”

明关没有强行攻打高顺、魏续、宋宪等武将组成的步兵方阵。轻骑兵强行冲击严阵以待的步兵方阵,只是自寻死路而已。

各路诸侯正在洛阳附近混战,楚天也遭到麻烦。

李广带着三百西汉弓骑兵,于途中撞见李傕的飞熊军,被飞熊军赶了回来。

得知李傕的飞熊军出现在附近,楚天命令军队放慢行军速度,开始收拢,防止遭到对方突击。

之前的战斗表明,李傕和华雄可能会一起行动,楚天不得不防。

在平原地形被华雄率领的西凉铁骑从侧翼撞上,说不定会全军崩溃。

李傕带着飞熊军出现,周亚夫将细柳营、射声营、低阶步弓兵摆开,与李傕对峙。

“飞熊军应该是注重速度的高阶轻骑兵,再加上作为高阶重骑兵的西凉铁骑……要是谁可以同时抓住李傕和华雄,两个人的兵种配合,可以给敌人造成不小的麻烦。”

楚天想要活捉李傕。

不过李傕看到没有机会,带着飞熊军离开。

楚天继续进军。

他现在距离洛阳已经很近,可以望见滚滚黑烟。董卓果然放火烧了洛阳,东汉区最大、最繁华的城池毁于一旦。

洛阳拥有大量顶级的建筑,如此被焚毁,未免可惜。

现在东汉区最大的城池已经变成了长安。

楚天的兵马到来时,周围的诸侯越来越多,孙坚、刘备、铜雀等诸侯陆续抵达,他们看到漫天大火的洛阳城,无能为力。

席卷全城的大火,有几十万大军也救不了,因为根本难以运水。

所有目睹洛阳大火的诸侯都意识到东汉朝廷的秩序已经破坏,接下来就是群雄割据的时代了。

在场联手的诸侯都有可能会成为敌人。

以后诸侯间的战争恐怕比讨伐董卓还要惨烈。

“匡扶汉室只是一场梦而已。”

刘备的眼神中倒映着熊熊火光,繁华的洛阳城在熊熊大火中化为飞灰,如同幻梦。偌大的王朝被人放火烧了国都,又如何拯救?

天子本应该高高在上,代天牧民,在乱世却连自保都无力。

曹操、孙坚也各有想法,拯救朝廷的热情被浇灭,眼神中有些许疲惫。尤其是为大汉朝廷镇压黄巾军和西凉叛军的孙坚,见火烧洛阳,数日不绝,陷入沉思。

明关本来在与吕布交战。吕布见越来越多的诸侯出现,于是缓缓撤兵。

“现在不是震撼于洛阳城被烧的时候!董卓大军就在前方,携带人口和财物,每日行军速度缓慢,吕布败退,正是追击他的时机!”

明关杀退吕布以后,身边只剩下万余辽东骑兵,他发觉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消灭吕布的并州军,于是怂恿其他诸侯跟他一同追击。

“不错,立即追杀董卓!救回天子!”

刘备率先应和。

楚天等具有实力的诸侯既然都已经打到洛阳,那么不如趁胜追击,一路追杀董卓。

“骑兵先行,昼夜追击,步兵殿后。”

楚天为了尽快追上董卓,动用轻骑兵。

其余诸侯也是这般安排。

轻骑兵才能拥有足够的机动力进行奔袭。

董卓以及一众关中领主带着人口和辎重,想必行军速度不会多快。

轻骑兵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兵种!

“薛仁贵、赵云、李广、花木兰,你们前去追击,战马、将领、金银,可以俘虏的全部拿下,人口就算了。”

楚天考虑到他在洛阳没有粮食,救下洛阳的百姓,只会让他们饿死,所以没有考虑接纳洛阳的人口。

有足够的粮食时,人口是资源,而行军打仗时,人口就是累赘。

将所有轻骑兵派出去追击董卓,楚天跟着周亚夫、房玄龄随后接应。

如果不是缺少战马,楚天甚至打算给每一个步兵和弓箭手配备一匹战马,增加他们的机动力。

与在后方行军的楚天相比,燕太子、霍安等领主亲自率领辽西骑兵、西域骑兵前去追击。他们已经习惯了在马背上作战。

“什么时候我的武力能有个仈Jiǔ十,我也敢亲自冲在最前面。”

楚天注意到领土在边关的领主几乎都会亲自跟随骑兵行动。相比之下,关内的领主一般都躲在中军或者后军。

明关见各路诸侯派出的轻骑兵数量至少有五、六万,正打算与其他骑兵一同前去追击,有一队从陈留郡到来的骑兵找到明关:“领主大人,高丽国的领主袭击襄平县,军师正在设法抵御,敌势浩大,请主公回师辽东!”

“高丽国那群领主,我不主动去讨伐他们就算不错了,没想到他们还敢袭击辽东。好在我留下了军师……”

明关权衡利弊,对麾下的武将说道:“常遇春、李成梁、祖大寿,我们放弃追击,返回辽东打高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