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读书(2 / 2)

加入书签

“好!”胡文海拍了拍手,点头道:“我要上学是真的!不过如果我要蹲到哪家大学去念四年书,估计好些人非得疯了不可。”

胡文海这话说得肯定没错,就新科公司的情况来说,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情况其实相差不大。

公司能够稳定运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胡文海在不断的制造“经济奇迹”。在整个蛋糕不断做大的情况下,这个还不成熟的体系才能不断的克服各种困难,将所有的矛盾都压下去,争取到宝贵的整理体系的时间和机会以及动能。

但如果这种经济增长放缓,就好像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如果中国经济突然陷入四年低潮,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新科公司承担不了胡文海离开四年的代价,这将对正在进行的公司体制改革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而已经成为一面旗帜的新科公司,一旦倒下将对中国的改革进程都形成严重的打击。

在新科公司能够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之前,胡文海是断然不可能停止折腾的。

蓝秘书点头:“胡总你自己也知道,你要是真的跑了,可不是好些人要疯,恐怕很多人干脆要天台见了不可。”

“可我还是一个大好青年吧?”胡文海痛心疾首:“我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可是全班、全校第一,要考大学的话,清华北大不说,复旦、浙大、哈工大、西交大这些大学,总还是有希望的。你说我这么一个大好青年,难道就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吗?”

“那你说怎么办?”蓝秘书无奈的看着胡文海,干脆举手投降了:“上学不是不行,只要新科公司能保证现在的发展速度。”

“那……”胡文海挑了挑眉,喜笑颜开:“也不是不可能,其实吧,我也不是要整天就泡在学校里。我有一个主意,可以工作、上学两不误。”

“说说吧,什么主意?”蓝秘书坐直了身体,清楚这是戏肉到了。

“嗯,新科公司的总部在绣城,为了能够兼顾工作,我上学肯定不能离开绣城。但是绣城的高校只有两所。一个是绣城师范学院,还有一个是渤海工学院。嘿,不是我嫌弃它们,实在是这两所大学真没有什么值得我上的。这一点,蓝秘书你也同意吧?”

蓝秘书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胡文海的话。绣城这两个高校,连个综合性大学都不算,不过是偏科的二、三本而已。不说未来的985和211了,就连个博士点都没有,穷酸的够呛。

“所以呢,我琢磨着——”胡文海咳嗽了一下,看了蓝秘书一眼:“如果能请复旦、同济、上交和华东理工什么的,到绣城来开个分校?”

他摊了摊手,笑道:“这样一来,可不是两全其美?我可以就近上学,又能照顾到公司发展。如果需要出差,和老师请假也方便。”

噗、咳咳咳咳——

蓝秘书这次可不是假咳嗽,而是真的被口水给呛到了。

“让魔都的大学去绣城开分校?”蓝秘书瞪大了眼睛。

胡文海大点其头,无辜的说道:“对啊,家门口上学,总归近一点不是?”

蓝秘书上下打量着胡文海,长长的叹了口气,算是搞明白他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

说穿了,胡文海是看上魔都丰富的教育资源了。什么他自己想上学,那不过是个借口罢了。从新科公司成立的新科科学院,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家非常有野心的企业。但绣城、甚至渤海省本身都不是科技资源丰富的地方,要想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没有一个高科技人才的基地是不可能成功的。

可是另一方面,面对胡文海的请求,蓝秘书能拒绝吗?他发现,要想拒绝还真是挺难的。

魔都八十年代历史上有三个重点项目,现在这个历史上则是四个。挑大头的是魔都大众,然后是一个大化工基地,还有就是魔都贝尔公司,最后则是胡文海搞出来的新科晶圆厂。

回头再看,现在魔都大众要指望着新科公司的资金和引进技术,大化工基地有一部分资金和设备都是从中铁建投银行贷出来的。魔都贝尔倒是和新科公司没什么关系——话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胡文海和铁道部联手,引进的西门子万门大型程控交换机,正在快速推进国产化进程,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新科晶圆厂。实际上,新科公司和邮电部支持的魔都贝尔,这是直接的竞争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魔都现在四个重点项目,有三个直接或者间接和新科公司有关。站在魔都市府的立场上,胡文海的这个要求,拒绝起来还真是需要不小的勇气。

倒不是说拒绝了会对这些项目的进展产生影响,但无疑新科公司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双方合作难免会出现裂痕,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很可能就会蒙上阴影。

究竟要不要支持胡文海的要求呢?蓝秘书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