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城楼上,城寨里(2 / 2)

加入书签

尼堪走了,临走前他对阿林阿说:“她若是再犯,你可随意随意处置!”

阿林阿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知道了,大汗”

……

从哈尔滨向东,越过小兴安岭之间的缝隙后便来到了另一处超级大平原——三江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之处。

此处面积比绥化附近略小一些,条件也更恶劣一些——三江汇流之处必定是河汊纵横、水网密布之处。

尼堪在这里也安置了两万汉民,在远离三江主干道的地方,同样的一百个村落拔地而起。

与之相比,巴尔达奇的一些个农户却是稀稀拉拉的,东一簇西一堆的,浑没个规章。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聚之处便是伯力,也是瀚海国东方省的省府所在,由于黑龙江下游无论是森林还是煤炭、铁矿都很丰富,将省城设在交通便利的伯力倒是应有之意,此时伯力已经是一座大城了。

伯力此时的兵力却很薄弱,只有一千步骑,它大量的军力全部布置在满清宁古塔副都统区周围:

宁古塔(后世牡丹江附近)北面的林口,建有一座土木结合的木寨,驻有一千步军,西南处,穆棱,也有一座木寨,驻有步军一千人,再往西南,绥芬河,驻有步军五百人。

在林口到后世鸡西之间安置了约莫五千户汉民。

在双城,驻有两千骑兵、一千五百步军,随时支援林口、穆棱、绥芬河、海参崴一线。

兴凯湖附近,面积没有三江平原、绥化大平原大,不过却安排了两万五千户农户(包括林口、鸡西、穆棱一线),密度比前两处还大,除了想要牢牢控制此地,尼堪心里恐怕还有更多的想法。

到了今年,林口、穆棱、绥芬河三处土木结构的堡寨又用水泥进行了加固,故此,三地看似军卒不多,不过火铳、火炮齐全,堡垒坚固,建奴想要打破三处,深入到三江、兴凯湖一带也不容易。

伯力的巡抚正是罗承志,而镇守使却是阿克墩,目前罗承志在伯力,阿克墩却在双城。

明眼人都可看出,一旦有了战事,白城、哈尔滨,加上呼伦城的驻军,九千骑兵、六千步军,一万五千步骑是尼堪最大的一股机动兵力,将领也有尼堪自己(呼伦城)、朱克图、阿林阿,而东方省虽然兵力较多,不过按照目前的安排,明显处于守势。

林口、穆棱、绥芬河一带的守军统领是冷云,那个在青城老何之役中被解救的明军将领中唯一投靠了尼堪的人。

冷云就驻扎在三地中间的穆棱。

穆棱城寨深处长白山腹地,条件艰苦,此次尼堪专门为他带来了一批补给。

冷云原本是蓟州镇的一名游击将军,被建奴俘虏时才二十五岁,他的祖上却是跟着戚继光到蓟州镇的浙江义乌军将,最早是关宁军祖大寿的部下,他亲眼见到了明军是如何在建奴铁蹄下仓皇奔逃模样的,而在见到不可一世的建奴被尼堪的军队击败后,他这内心便动摇了,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尼堪的队伍。

当然了,他能加入到尼堪的队伍还有一个原因。

他的家眷就在蓟州镇的石门镇,石门被建奴攻破后他一家老小被杀,家财被席卷一空。

他的一妻一妾被玷污后投井自尽了。

“有信心吗?”

尼堪此时给冷云带过来的除了过冬的给养,还有一批腌制的腊肉和酒水,此地苦寒,确实需要更多的关怀。

三十岁的冷云将大碗里的烧酒一饮而尽,然后豪迈地说道:“大汗,原本末将确实有些忐忑,不过在三处堡寨加了水泥神物之后,坚固无比,别的不说,就算宁古塔的鞑子倾巢出动我也不惧!”

“好!”,尼堪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次还给你带来了一百骑兵,三处相距太远,你原本只有十骑用于联络,本汗还是有些担心的,有了这一百骑,除了四下联络,还可当做一支奇兵使用”

冷云眼睛大亮,赶紧站起来给尼堪施礼,“多谢大汗”

说完便站在那里,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尼堪见了有些好笑,“你也是戚家军的后代,怎地如此扭扭捏捏?”

冷云挠了挠头,讪笑道:“大汗,其实宁古塔的鞑子也不多,以我军的实力大可一举占之,若是占了此地,就不需要在这山上设置这么多堡寨了”

尼堪摇摇头,“将来自然是要占据的,不过此地是建奴祖先坟茔所在,号称圣地,在没有万全的准备之下仓促占了必定会遭到建奴疯狂反扑,放心吧,别说宁古塔了,届时瀚海国占据整个吉林之地也不在话下”

冷云赶紧问道:“那要等到何时?”

尼堪笑道:“总得等到从朝鲜过来的汉民后代达到从军的年龄吧”

冷云点点头,如今从朝鲜过来的汉民合适的人都拉到了军队里,剩下来的要不是纯粹的农夫,便是孩童,如今已经过去两年了,估计再过三年,一部分孩童便长到十八岁左右了。

如今在黑龙江、东方省的农户一共接近七万户,就算只有一成,也就是七千户有适龄孩童长大,那也是七千之数,何况那时,在遥远的林中也有适龄的孩童长大了,届时再征召、训练一两万步骑也不在话下。

“职部头可断、血可流,但绝不后退一步!”

在尼堪出发前,冷云单膝跪着大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