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学术圈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下午,许秋用U盘拷贝好毕业设计,找魏老师修改。

“嚯,一共120页!”魏兴思感慨了一句,随后盯着许秋看了看,饶有兴致的说道:“你这是把所有的工作都放了进去呀。”

“是啊,”许秋点点头,解释道:“包括我早期的四个工作,都是关于富勒烯体系的。”

“怎么着,想要搞个大新闻出来?”魏兴思笑着问道。

“是有拿去评优的打算。”许秋回应道。

“不过这么长,得看到什么时候啊,”魏兴思滑动了几下鼠标滑轮,停在了毕业设计的目录上,一边查看,一边说道:“你有给课题组其他人看过嘛。”

许秋“嗯”了一声,继续道:“我写完之后,先和韩嘉莹一起修改了一遍,后来又让课题组其他人帮忙,每人负责一个章节,再次过了一遍。”

魏兴思想了想,说道:“行,那我就挑重点看,不一句句仔细的看了。”

许秋点点头表示理解,这次和之前SCI论文改文章不同,发表的SCI论文魏老师是挂着通讯作者的,如果文章中存在什么问题,魏老师就是首要责任人;而像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毕业设计,更多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论文负责,导师只是指导实验以及文章写作。当然,到许秋这种程度,已经不需要魏老师的指导了。

事实上,就算是评审专家,在评价一名本科生毕业设计好坏之时,哪怕是只有二三十页的文本内容,也不可能全部认真看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随便看看标题、目录、图片、格式这些,然后凭借看到的部分信息,形成第一印象,再结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最后对毕业设计进行打分。

魏兴思看完目录后,接着转到摘要、结论这些重要的部分查看,他一共看了四十多分钟,没有找到什么明显的问题,总体评价道:“完成度很高,工作内容丰富,格式也非常标准。”

“好的。”许秋心中安心不少,毕竟就连平常一向严苛的魏老师都给出这般高度的评价,证明他写的确实非常好。

最后,魏兴思也没能免俗,翻到了致谢的部分,足足看了两三分钟,不由得点头道:“描写的还是非常的符合事实嘛。”

许秋挠了挠头,尴尬笑笑,内心吐槽:“您心里没点数嘛?”

返回216,许秋又花费一些时间大致浏览了一遍毕业设计WORD文档,确认无误后,将其导出成为PDF格式,然后按照之前收到邮件中的格式,“毕业论文_姓名_学号_材料科学系_材料化学”进行命名,最后将两个文件发送给辅导员于强。

五月二十一号是毕业论文提交的截止时间,五月二十四号,也就是下周一开始,院系会统一在知网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批量进行查重,由于每年这个时候是毕业的高峰期,知网的运算力承载有限,一般要一到三天时间才能拿到结果。

有些人写完毕业论文后,由于种种原因担心过不了学校的查重,就自己先到淘宝购买一次知网查重资格,然后对照着查重结果进行修改,价格还不低,要好几百块钱。

可是实际上,知网并没有授权过任何非高校、研究所的个人查重的权限,淘宝上的大量的“知网正版”查重商家,严格意义上都是不符合规定的,部分学校倒是从学生这边进行约束,比如设立规定,明令禁止不能提前查重等等,不过暂时没什么人管那些卖家就是了。

除了知网这种正统的渠道外,也有比较便宜的其他渠道,比如PaperPass等,不过因为数据库、算法判定的问题,有可能和知网查重结果会有很大的出入,就算拿到手的重复率只有3%、5%,也只能花钱买个心安,有可能这边重复率很低,到知网那边就过线了。

在这些查重手段中,有的是按照字数收费的,还有的是按照篇数收费的,考虑到自己查重费用较高,有的学生就搞骚操作,把好几个人的论文拼接在一起,然后按照一篇进行查重。

当然,许秋自然是懒得凑这个热闹,花这个冤枉钱,他的毕业设计都是他一个字写出来,嗯,复制、翻译过来的……

虽说有些行业内的术语不可避免的重复,但是重复率要超过学校、院系的警戒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校对于本科生的要求非常宽松,只有重复率超过30%,才会被判定为抄袭。

说实在的,许秋觉得稍微努努力中翻英、英翻中,而不是直接复制其他人的文本,想要达到这个标准,超过30%的重复率,还是挺困难的,只要是自己写的毕业论文,检测结果重复率能有10%就很不容易了,大多数都是百分之几的样子。

周二上午,材一216。

许秋准备撰写昨天组会上魏老师提出的中瑞合作项目,刚好可以规划、完善一下之后的实验计划。

这时,魏兴思突然出现在门口,开门见山,直接说道:“许秋,你那篇NC文章的审稿意见返回了。”

“啊,情况怎么样?”许秋问道,他看了眼手机,果然有一封来自魏老师的新邮件,之前没有注意到,内心暗暗揣测着,‘从魏老师略显纠结的神情来看,文章肯定没有直接被接受,也没有直接被拒稿,大概率是个修改意见吧。’

魏兴思缓了一口气,说道:“两个正面,一个负面,编辑给了大改的意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