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 发一百篇文章都不是什么问题(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许秋把模拟实验室III中的自主研究方向,主要限定在聚合物给体/小分子受体这样的有效层结构中,大体上是三条优化方向。

首先是给体材料,一方面,可以基于现有的H43、J2等分子,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方面之前学妹做的已经非常好了,优化空间虽然不大,但挤一挤还是有的,比如,侧链长度或种类优化、引入其他杂原子、替换噻吩侧链结构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结构,这种结构不一定要全新的结构,完全可以从PCE10、PCE11甚至P3HT这些经典的给体材料分子中找一个单元出来,进行改进拼接,让给体材料的禁带宽度为1.7-2.0左右,获得中等带隙或宽带隙材料,使之与ITIC等窄带隙非富勒烯受体匹配。

具体的操作,可以在PCE11的主链中引入一个苯环,形成PBT4T-B的结构,苯环的引入破坏了分子整体的规整性,降低了分子的结晶性,同时也让分子的禁带宽度提高。

或者基于P3HT进行改性,设计成本比较低的、分子结构比较简单的聚噻吩结构,这也是一条可行的思路,或许可以通过这种途径降低器件的成本,不过,P3HT本身和ITIC是不契合的,许秋很早就试过了效率只有2%不到,是个扑街的体系。

其次是受体材料,这里可以做的文章就比较多了。

其一,着力于A单元,也就是基于现在的ICIN单元进行改性。

可以小改,即在端基苯环上引入一些其他基团。

这方面许秋他们之前研究的已经比较多了,引入氯、氟、甲基等等,博后学姐还发表了一篇“六合一”的工作,专门就是做这个的。

当然,研究空间还是有的,比如把之前暂时放下的基于ITIC聚合物受体材料的合成思路拿出来,也就是在ICIN上引入溴基团,合成ITIC-Br,使之与双三甲基锡取代的噻吩单元发生Stille偶合反应,得到P-ITIC-T的聚合物受体材料。

也可以大改,ICIN是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苯环以稠环连接形成的茚二酮结构,可以对这个五元、六元稠环结构进行改动。

比如,把六元苯环更改为五元噻吩环,也就是做成两个噻吩环的稠环结构,根据噻吩环的朝向,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再比如,把苯环或者改为萘环,也就是两个并行的苯环,提高ICIN单元的共轭长度。

其二,着力于中央D单元,改进空间会更大。

可以修改横向共轭长度,设计不同的主链结构,可以修改侧链位置,引入杂原子。

如果脑洞放开的话,各种各样的分子结构都能可被设计出来,什么L型,X型,M型,Y型……

甚至还可以故意把共轭结构给破坏掉。

有机光伏材料里的共轭结构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比较容易实现分子之间的ππ堆砌,有利于激子的输运,获得高光电转换效率;

另一方面共轭结构中存在双键,在光照尤其是紫外光照射下不稳定,很容易双键打开,破坏本身的共轭结构,导致材料的稳定性变差。

假如能开发一种非共轭性的受体材料,那么其器件稳定性绝对是非常强大。

其三,还可以改单元的连接结构,ITIC是ADA结构,学姐的IEICO、徐正宏的IDTBR是AπDπA的结构。

原先不论ADA还是AπDπA都是对称结构,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变种结构,比如ADDA、ADDDA,ADADA,甚至更复杂的ADADADA结构……

如果想的话,DAA、DDA这样的非对称结构都可以设计出来,就是合成难度会比较高,可能没什么人愿意做。

最后,如果把目光放在器件上,那就是半透明、大尺寸、柔性、刮涂、叠层、非卤溶剂等一系列手段……

如果细数下来,能发的文章还是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文章,少说也有二三十篇,多的话发一百篇文章都不是什么问题。

当然,这么多工作,许秋他们这个五人半的小团队肯定是无法全部吃下的,哪怕许秋把实验结果都拿到手了,现实里重复、撰写文章都要花费很多时间。

只能抓大放小,到时候就看其他课题组的团队,能从许秋这边抢走多少文章了。

十月二号上午,许秋和韩嘉莹出现在魔都机场,准备前往渝城,他们已经提前预定了酒店和机票。

两人很早就规划了国庆期间的渝城五日游。

一方面是劳逸结合,长时间超过996的工作强度,需要适当的松弛一下。

另一方面,两人发文章拿的奖金加起来已经有好几万,对于学生来说,也算是一趣÷阁巨款了,赚来的钱总是要花掉的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