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犯了事大家一起扛(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之后的一天多时间,许秋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焦耳》文章上,终于在周二下午把文章投出。

魏兴思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很高,表示:“这篇综述一定会在业内引起剧烈的反响。”

其实,这也是许秋所希望看到的,毕竟这篇综述里包含着他很多的科研想法,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就算再加上组里有机光伏团队的其他几人,也没办法面面俱到。

如果同行们都能过来搭把手,那自然是极好的。

另外,在有机光伏领域中,大多数文章作者都是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只有两个作者的文章占比极少,会额外受人瞩目,再加上许秋这篇文章的质量也不低,如果能在业内引起反响,也能够极大的积累自身的影响力。

一篇学术论文的作者人数通常会比较多,这是业内的惯例,因为大多数课题组内部都是团队合作,很少有独狼,而且有些工作还是跨课题组合作完成的。

不过,凡事都是有特例的。

有些学术顶尖大佬手下有很多学生,他们虽然会指导学生课题,担负一个导师的责任,但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不会让学生们插手。

他们发在CNS顶刊上的文章,作者也只挂大佬一个人的名字,或者再带另外一个大佬,不和学生们一起“玩”。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某种“洁癖”,不希望自己的成果和其他人分享。

当然,也有极小的可能性,是顶尖大佬指着这个工作去冲击诺贝尔奖。

评选诺贝尔奖有一项“三人原则”,即诺贝尔奖各个奖项之获奖人数每届限制在3名以内,这是诺贝尔基金会在1968年做出的正式决定。

国外有些地方认为一篇学术文章中署名的所有作者,对文章的贡献是等同的,不应该强行区分彼此。

换言之,一旦一篇有望冲击诺奖的论文作者人数超过三人,达到四人或者以上,就可能会影响到诺奖的评定。

在国内,大家都认为一篇文章,一作、通讯作者的贡献相对比较大,待遇上也是如此,一作、二作之间的差别非常的大,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非一作、非通讯作者没什么好处就算了,一旦文章日后出现了学术不端问题,比如造假、捏造、剽窃,所有作者都会担负责任。

就算是挂名的四五六七八作,也会受到牵连,给自己学术生涯上留下一个污点,严重的话,甚至科研之路就直接到头了。

有点像是好处一作、通讯作者拿,犯了事大家一起扛。

因此,有些人比较谨慎,如果只是挂四五六七八作,就不会愿意去挂,万一是一颗定时炸弹呢?

说起作者排序问题,国内对专利的挂名排序判定倒是有些“国际化”。

只要人的名字在专利上面,就被视为是专利的发明人之一,名称排序几乎不会影响到权利的大小,在专利使用的时候也需要所有专利发明人的协商好,一致同意才行。

当然,在评定职称的时候,专利发明人的排序还是有些作用的,一般取前四名给予加分,排序越靠前,加分越多。不过,在学术圈,这条加分规则通常较少被用到就是了,通常看的都是SCI论文成果。

搞定了《焦耳》文章的事情,许秋没有立刻去撰写学姐和学妹负责的那两个刮涂工作的文章,而是打算换换口味,开始规划张疆实验室搬迁的事情。

因为刚好近期学妹的H5、J4给体材料,以及博后学姐的IHIC、4TIC受体材料都已经合成完毕,现在搬家不会影响到她们的实验进程。

晚上,许秋在电脑中打开几份文件,分别是学妹统计的“张疆药品清单”,魏兴思转发给他的“国家危险化学品清单”,以及院系发布的“实验室搬迁实施办法”。

第一份,韩嘉莹的“药品清单”,学妹统计的还是比较细心的,全部都整理在一个EXCEL表格,有两个Sheet页面。

页面1绘制的是张疆实验室药品存放位置的示意图。

张疆那边的实验室面积很大,除了专门存放药品的普通试剂柜、特种试剂柜,不少实验台下方也是可以存放药品的,一共有9个存放位置,均被学妹用数字标记出来。

页面2标注出张疆现存所有药品的包装类型、是否开过封、包装容量、预计剩余量、存放位置编号等详细信息。

有了这份清单,在搬家的时候,就方便了不少,可以直接找到对应位置的药品。

第二份,“国家危险化学清单”,具体文件名称是《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的版本。

《目录》中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

官方的定义是: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另外,危险化学品的品种依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国家标准,从下列危险和危害特性类别中确定:……

这里的内容不短。

总结下来,包括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三大类,每一大类里面有有若干小类,划分的也非常的具体。

比如物理危险中的“加压气体”,包括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