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期刊编辑的工作(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档次比较高的文章,就只剩下一篇基于ITIC分子结构进行改性的JACS工作。

他们将ITIC中央D单元的一维线性共轭结构IDT和IDTT,变更为具有二维共轭结构PC和DTPC,末端的ICIN单元并没有改变。

最终,得到两种名为PCIC和DTPCIC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这两种受体和PCE10给体材料结合的器件,最高效率可达10%以上。

虽然器件的性能不是特别拔尖,但也算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合成思路。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Alex K.-Y. Jen,这个人许秋还是有一些印象的,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名字比较有辨识度。

另外,当初许秋看到Jen的某篇文章时,发现文章标题下面除了他以外的全部作者都是国内的。

当时,许秋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国外的课题组,因此他的第一反应是:“莫不是这个老外有特殊的癖好,喜欢收集国内的学生?”

然后仔细一看,Jen这家伙的工作单位居然是友校魔都交通大学,原来是特聘的外籍教师。

虽然过去几年科研圈的总体趋势是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往国外跑,但也会有其他国家的人往国内跑的,就像国内有“美分”、“精美”的人,老外也有亲华的。

当样本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就能够观察到具有各种各样想法的人。

不过,在魔都综合大学,除了英语系以外,其他专业的外教数量还是比较稀少的。

比如材料系就只有一个外教,而且还是挂靠在别人课题组名下的一个小老板,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余下的非富勒烯受体相关文献中,都是弱一区和二区的期刊。

其中,基于ITIC分子结构进行改性的工作只有一篇,不过他们的效率没有做上来,只有8%,发在了JMCA上。

另外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基于现有的商业化材料,比如ITIC系列材料,还有徐正宏的IDTBR系列材料,买回来混一混,搞一搞,效率方面也没有取得突破,集中在9%-11%。

也因此,这些文章的档次都达不到一区顶刊的层次。

看完全部文献后,许秋跑了趟218,和魏兴思商议再投一篇《焦耳》的想法。

许秋侃侃而谈:“刚看到徐正宏的《焦耳》文章,他们……我们组现在陈婉清学姐在做的工作……《焦耳》期刊……因此,这个工作我觉得可以试着投一下《焦耳》。”

“嗯……”魏兴思听完后,思考片刻,点头同意道:“可以先按照《焦耳》的格式写起来,等投稿前我把草稿直接发给《焦耳》的总编,让他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正常情况下,除了文章投稿时的Cover Letter外,编辑和投稿人之间是没有直接交流的。

不过,如果和编辑混熟了的话,有事也可以发邮件交流一下,比如约个稿,咨询一下近期领域内的热点方向,或者不走正式的投稿流程,私下里把稿件发给编辑,让对方提提意见什么的。

私下投稿的有不少。

一方面,可以得到编辑的针对性指点,反复修改稿件,直到把稿件修改到编辑满意后再正式投稿。

而通过正式投稿渠道进行投稿的话,一来稿件不一定能到你认识的编辑手里,二来编辑收到稿件后就只有两个选项,要么直接拒稿,要么发给审稿人,稿件就不能改了。

当然,如果是巨佬,可能还有隐藏选项,不经由审稿,就直接发表的那种……

另一方面,私下投稿没有投稿记录。

没有投稿记录,就意味着不会有拒稿记录,就算反复修改后的稿件编辑还是不满意,那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投稿到同个期刊公司旗下档次更低一些的期刊上。

可如果是正式投稿被拒了的话,同一个期刊公司的内部会有拒稿记录,再次投稿该期刊公司的话,中稿几率就会有所下降。

当然,想和编辑搭上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想结识到顶刊级别期刊的编辑,就更困难了。

要么是在对方成为编辑前就有私交,比如曾经是同学之类的关系,要么你本身就是业内大佬,不然就算主动去找编辑,对方大概率也不会搭理你。

大多数期刊公司的总部都设在欧美,现在随着种花家在科研圈子里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很多期刊公司也在国内设立了分公司,一般都在一线城市。

比如魔都就有Wiley旗下AM系列期刊的一个分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