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文章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赞扬!(二合一大章,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不然,如果数据波动就是材料本身的特性,那就不是Smooth,而是在篡改实验数据了。

许秋的PL图片确实是经过Smooth处理的,主要是魏兴思要求的,因为魏老师看这种“炸毛”曲线会非常的难受。

不同人的想法也不同,有些人会觉得原始的数据比较好,比如直接把原始数据往ORIGIN软件里导入,然后用PLOT(绘图)功能,直接出图,不进行修改就直接放在文章中。

而魏兴思认为这种是懒人的行为,他比较追求图片统一、看起来好看,因此严格规定了课题组发表文章中所有图片都要一致。

包括:线条的粗细,标度尺下方文字的大小,图例的大小,图例不能带边框等等要求。

对一些可以Smooth的图像进行Smooth操作也是其中的要求之一。

许秋决定采纳审稿人的这条意见,把他Smooth的条件列出来。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针对于原始数据的再加工操作,确实应该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但因为PL数据的Smooth对实验结论没有影响,而且作为行业潜规则大家都知道这种操作,所以平常有的人会列,有的人不会列。

审稿人3,看起来也是国内的审稿人,虽然他们的审稿意见用的不是套路化的模板,但是语句中的很多说法只有国内的人会用,而老外不会用。

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在平常阅读文献的时候就比较明显,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国内流传已久的“WC”,在国外其实很难看到,当和一个歪果仁说“WC”,可能就像是对方和你说“茅厕”一样。

再比如,漂亮国的中餐馆,有一种名为“幸运饼干”的食物,通常由面粉、糖、香草及奶油做成,里面包有类似箴言或者模棱两可预言的字条,有时也印有翻译过的成语、俗语,或是可用于彩票功能的“幸运数字”。

而国内的大多数人连这种“幸运饼干”听都没有听说过。

其实,这就是语言或者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

当然,做科研不是搞文学创作,对论文的语言方面要求不高,只要论文的文字表达不是差到别人看不懂的程度,也就是达到中学生作文的级别,那都是OK的。

这个审稿人的意见没有上一个的长,审稿人首先表示:“恭喜这篇文章的作者,让有机光伏领域的效率从12%跨越到13%,总体上认可许秋等人的工作,建议文章直接发表。”

接着,对方又话锋一转:“不过,我有一些问题,希望可以得到作者的答复。”

列出的问题一共有七个,都比较简短,是围绕J2:IDIC-4F体系提出的一些关于有机光伏领域的通用性问题,比如:

“作者认为氟原子的引入,会对光电材料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

“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有机光伏材料低激子扩散距离的问题,还有哪些因素导致有机光伏材料难以制备厚膜器件?”

“……”

看到这些问题,许秋猜测这个审稿人大概率是个做有机光伏的同行,在通过审稿的方式向“大佬”请教问题。

而通过审稿来问问题的这种方法,许秋是第一次见,觉得挺新奇的,不过仔细想想还是有效果的。

审稿人列在文章审稿意见中的问题,作者多半会认真阅读并回复的,哪怕这些问题和文章本身关联性一般。

这种通用性的问题,对许秋来说回答起来难度不高。

反正就是提出一些观点和见解嘛,又不需要做实验进行严格论证,哪怕说错了也没太大的问题。

而且,他还有模拟实验系统,可以比较容易的得到其他人需要反复试错才能得到的规律。

审稿人4,看起来是个老外,对有机光伏领域的工业化进程比较感兴趣,重点放在了厚膜、大尺寸器件上面,对方表示:“期待文章作者在之后的工作中,进行更深层次关于有机光伏工业化相关的研究。”

好家伙,直接都给许秋安排工作了。

不过对方的建议确实和许秋的想法差不多,他也认为应用相关的科研最终还是要落地,实现商业化的应用,哪怕实现不了,也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另外,许秋猜测对方可能并不是做有机光伏的,可能是做其他光伏领域的,比如钙钛矿。

因为对方对光伏产业很熟悉,但却说:“有机光伏领域13%的效率不算高,要以15%、18%为目标”。

如果是有机光伏领域的人,肯定是知道想要达到13%是多么的艰难。

这个审稿人最终给出意见也是“建议文章修改后接收”,提出的问题看了看都比较容易回答,许秋暂时就没有太过关注。

审稿人5,看起来也是个老外。

这个审稿人的评价就非常简单了,只有短短的一段话,核心观点就是“工作不错,建议文章直接接收。”

许秋推测,可能这个审稿人5就是之前编辑说的那个一直不回复审稿意见的审稿人。

而且估计是个大佬,在收到了审稿的时候,刚好比较忙,就拖了一段时间,后来编辑催促,审稿人看了两遍文章,觉得写的不错,所以就没有提出太多的意见,写了一段话,直接给过了。

如果是普通研究者的话,大概率这辈子都发不了一篇《自然·能源》这样高档次的文章,现在难得审到一篇《自然·能源》,可能就会有很多话想要说,而对于大佬们来说,《自然·能源》也就只是一篇普通的审稿罢了,写的就比较随意。

大体看了一遍,审稿人1、2、4建议小改,审稿人3、5建议直接接收,最后编辑给出小改意见。

许秋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不需要补充实验。

而且这次的审稿人也都比较有节操,没有遇到要求引用文献的。

更为关键的是,审稿人的意见大多是中性或者偏向正面的。

在学术圈里,发表一篇文章,除了文章的引用量,发表期刊的档次以外,审稿人的评价也是可以拿出去秀一秀的。

比如这篇《自然·能源》,审稿人3、5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之后许秋或者魏兴思在给别人讲述《自然·能源》这篇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把他们的审稿意见列出来,表明我们这篇工作确实NB,收到了同行审稿人的高度赞扬。

其实,有些人还是挺看重同行评价的,尤其是好评。

因为审稿人通常不会选择与投稿作者有过合作发文章的人,所以一般利益不相关,甚至还有竞争关系。

这个时候,别人的差评可能不一定是真的,但别人的好评一般都是真的。

当然,许秋的文章稍微有些特殊。

首先文章的质量确实够高,七大亮点,表征全面,书写流畅,逻辑完美,几条故事线把整个工作串联了起来,实验数据之间也都可以相互印证。

而抛开文章质量不谈,他这篇文章投的是比AM、JACS这样的一区顶刊,要高一级的《自然·能源》。

如果是AM、JACS这个档次的文章,那同行作为审稿人,内心可能更加倾向于不让其他人发表。

因为自己的课题组也有机会发AM,别人的AM、JCAS发的多了,自己发的就少了。

而现在是一篇《自然》大子刊档次的文章,对于有机光伏领域来说,大多数同行的课题组都是无法发表的,也就不存在竞争方面的考量。

不仅如此,一篇有机光伏领域的《自然》大子刊档次文章发表,反而可以使得这个领域的整体影响力变高,对这个领域内所有研究者都是有利的。

因为各大期刊的编辑是会按照各个领域实时的热度,来决定自己接受该领域稿件比例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机光伏领域火了,连带着各大相关期刊分配给这个领域的文章数量就会变多。

可能本来一期AM只接受两三篇有机光伏的文章,现在就变成四五篇文章,大家的机会也就都更多了。

因此,在这个时候,同行作为审稿人,内心可能更加倾向于让文章发表,竞争的对象已经变更为了其他领域的研究者。

当然,这些只是附加的因素,只代表了审稿人内心的一种倾向性,对他们做出最终审稿决策的影响可能只有5%、10%。

假如文章质量堪忧,同行们也不会无脑强行吹捧的。

对学术论文来说,质量终究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