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顾委系统(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百九十三章顾委系统

终于,毕文谦重新把目光投向了波澜不兴的薄书存。

“薄副主任,对于中顾委里的前辈,我作为一个享受着新中国建设的一切而成长的后人,始终心怀感激;对于其中大多数人,我都在不同程度上视为榜样。而对于中顾委这个制度,辩证地看,一方面,我坚信顾委的制度,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具有先进性的制度;另一方面,现今的中顾委的许多具体的细节,存在着许多需要改变或者明确的问题,不然,长此下去,真不见得对国家利大于弊。”

一直静静聆听的薄书存继续琢磨了一会儿,才悠悠地开口问:“那么,利,有哪些,如何发扬?弊,又有那些,如何规避?”

虽然吹着电风扇,但今天,毕文谦总觉得这个办公室里热……黎华额头上的汗可以作证。

他放下杯子,把红木镇纸抓在手里,慢慢把玩着,中指无意识地从上面一下下逗弄着那龙头,仿佛在拨鼠标中间的滚轮……好吧,穿越以来,曾经使用电脑的日子,毕文谦已经渐渐不去主动追忆了,但每一次无意间想起,总是格外怀念。

80年代的电脑,对于毕文谦来说,或许根本不配称为电脑。

这个时代,有着黎华,也许,即使面对回到“过去”的机会,毕文谦也会选择留在这里。

没有了电脑,可以一步步造;没有了黎华,却难以遇到这么漂亮的人了。

这,是自己和黎华一起奋斗的世界线。

凝视着黎华的花容,毕文谦渐渐放开了关于所谓世界线的改变的纠结。

“薄副主任,也许您知道,我说过,新中国建国以来,我们整个国家不断创造着奇迹般的成果。这是在人类史上也璀璨夺目的。这一切的背后,是不断的战争,以惨烈的淘汰为代价,用时间与鲜血选拔出来的中国最了不起的人才。也许,在这样的淘汰中,损失了更多的优秀的人才,但像您这样,一路艰苦卓绝不停走来的人,却绝不会是孬种。战争,是最教育人的。但我也说过,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可能为了教育人民而主动引发全面战争。所以,我们不可能强求你们那一代人渐渐凋零之后,继承者的整体水平保持在和你们同一个档次。”

“可凋零不可避免。所以,让你们逐渐离开第一线的工作岗位,量力而行的发挥余热到终点,既是对整个国家的历史使命负责,同样也符合你们大多数人毕生的理想。其实,在建国之后,小规模的战争,我们经历过一些,朝鲜战场上的考验,中印……啊,不,那段历史就不必在这个场合提了。之后的珍宝岛,规模太小了点儿。但近年来的中越边境反击战,其实也算是一个锻炼人的熔炉。”

“换句话说,真正宝贵的,是经历过一般在和平环境里很难接受到的教育的人。在你们这一代人里,中顾委的难题之一是适合的人太多,难以选择;而如果今后中顾委继续存在,而选择的标准不下滑的话,那么将来的难题,将会是合适的人太少,恐怕凑不足数。”

“再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疑虑的一个因素是,如果中顾委成为常制,那么如何保证入选的标准的严格性、不变性?谁来保证?”看着薄书存一身端正的中山装,毕文谦不禁叹了一口气,“也许,你们之中,有很多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之所以希望中顾委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组织,这样的担心,就是其中不小的原因。如果只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那么,中顾委这个组织,的确不应该成为常制。”

“不过,刚才我说了,问题,需要辩证地看。简单的废除一个组织机构,固然可以一了百了地杜绝很多潜在的大问题,但也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