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奉命卧底 3(1 / 2)

加入书签

夜色初起,茫茫雪原上,二十多个民夫驾着七八辆满载的大马车,往黑河城方向赶路,后面跟着一队约二十余人骑着马的伪满军。这是一支伪满军的军需运输队。围攻黑河城的人马太多,日方只保证关东军的供给,伪满军只得自行到原驻地去拖运军需物资。

骑行在伪满军队伍中间的是伪满军骑兵第三旅副团长许彪。这是一个年约三十七、八的壮汉,身形魁梧,方面阔嘴,狮鼻虎目,黝黑的面庞上长满浓密的大胡子,满口牙因常年叨大烟袋①被熏得发黑。

【注】

①大烟袋:即旱烟袋,东北人不分男女都喜欢抽旱烟,且喜欢用长柄的旱烟袋,故俗称大烟袋,故有“东北×大怪”——“大姑娘叼着大烟袋”之说。

队伍趁黑赶着路,突然一声枪响,一个骑马的伪满军从马上栽了下来。

许彪大吃一惊,警惕望向枪响的左前方,然后迅速翻下战马,躬下身子,拔出手枪,大声喝道:“快,把马车拖上雪坡!准备还击!”他看清楚了——他昔日绺子①里的兄弟,与他有过仇怨的大柜③郑老根率领五十多个胡子②朝他们冲了过来。

【注】

①绺子:土匪黑话,聚众掠夺民财的大股土匪。

②大柜:土匪黑话,土匪头子,亦称“大掌柜的”或“大当家的”。

③胡子,东北对土匪的俗称。

众伪满军赶紧翻身下马,协助民夫将几辆马车拖到旁边的一个雪坡后面,然后将马一拍,让它们卧倒在雪坡后,随即依势趴在雪坡上,准备迎击土匪的攻击。士兵们这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有板有眼,显然是训练有素。饶是如此,仍有三名指挥民夫往雪坡后赶车的士兵被枪击中,另有两个民夫被打死。

郑老根在马上边冲边喊:“二彪子,见了大哥咋躲起来了?!你不是给大哥送项①来的吗?”

【注】

①项:土匪黑话,钱财之意。

郑老根年约四十上下,反穿的老羊皮袄①敞着怀,露出里面黑色对襟绸衫,腰间系一条宽宽的铜头武师带,上面斜插着一杆长长的大烟袋。他身材矮胖,光头圆脸,鹰勾鼻,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精明,只是眼中不时闪过的寒光显得甚是凶狠与冷酷。

【注】

①反穿的老羊皮袄:“反穿皮袄毛朝外”也是“东北×大怪”之一,东北地区天气寒冷,风雪天气多,反穿皮袄雨雪顺毛滑落,很难被打湿打透,皮面贴身也更加温暖舒适、灵活方便。

许彪用不屑的目光看他一眼,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忽然喊道:“开火!”雪坡上的伪满军一轮齐射,几个土匪被打下马来。

押送军需的共有二十来个伪满军,装备还算不错,没多会儿,郑老根的土匪便接二连三中枪掉下马来。

郑老根气急败坏地大喊道:“下马!架机枪!”

众土匪下了马,就近扑向附近的雪坡,把马藏在雪坡后,架起机关枪,对着许彪部扫射开来。一阵弹雨泼过,许彪部藏身的雪坡上溅起一片雪雾,几名半跪着身子射击的伪满军立马被打倒。这队伪满军大多是东北军出身,素来骄横,更何况面对的是一群乌合之众,几个士兵嫌趴着射击不过瘾,便半跪着射击,哪成想,土匪居然装备有机枪,顷刻之间便都送了命。许彪见状大怒,骂道:“都给老子趴下!”

双方对峙着射击。但土匪人多,又有一挺机关枪,火力占压倒性优势,一时打得伪满军抬不起头。

郑老根在对面喊话:“二彪子,把马车上的东西留下,大哥放你一条生路!”

许彪冷笑一声,趴在小山坡上喊道:“老瘪犊子①,有种的你就上前来拿呀!”

【注】

①瘪犊子:东北方言,意即混蛋、畜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