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赌的是未来(1 / 2)

加入书签

长孙无忌听得皱眉凝思片刻,眼中还是透着困惑,道:“你以前也不是没有这么做过,主要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到李义府他们的陷害。这一回唐临也跟我说过原因,主要是让他们去历练的,可是西北边民风彪悍,风土人情又与中原大不相同,弄不好反而会出大乱子,倘若如此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我知道西北计划对于大唐而言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理应派一些经验老道的官员前去。还是,你另有目的?”

韩艺笑道:“是那些人的长辈在询问太尉吧?”

长孙无忌点点头。

“其实我跟唐临说得可都不是主要原因!”韩艺道:“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老夫竟然想不出来?长孙无忌哦了一声,“什么原因?”

韩艺微一沉吟,不答反问道:“太尉可是贞观盛世的功臣,也应该对于我大唐未来所有考量,不知太尉认为均田制是否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长孙无忌一愣,道:“这与那事又有何关联?”

“两者有着必要的联系,还望太尉赐教!”韩艺拱手道。

长孙无忌沉吟着道:“你应该知道老夫一直以来都拥护贞观时期的政策。”

韩艺笑道:“可我问得不是这个。”

长孙无忌沉默少许,最终还是点点头道:“均田制的确有着一些弊端。”

韩艺道:“就算一些弊端,太尉可有想过对策?比如说,国家手中的耕地越来越少,不少地区的田地正在被地主慢慢兼并,人口又在继续增加,根据租庸调制,如果人口不增加,税收就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而人口增加,可是土地就这么多,迟早有一天,朝廷没有地授给百姓,那时候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沉吟许久,叹道:“不瞒你说,老夫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并未想出解决之法,只是说尽量保证吏治清明,延缓这种情况发生,再想出新得对策。”

韩艺道:“在我看来,想要维护传统均田制,就只有一个办法。”

长孙无忌道:“什么办法?”

韩艺道:“对外扩张,就如同吐蕃那样,不断的发动战争,保持人口不再增长的同时,获得大量的土地,这样才能满足均田制的需要。”

“这可不行。”长孙无忌挥手道:“古人云,好战必亡。”

韩艺道:“如果不这么做,就必须改变,太尉应该也看出来了,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不管是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给地主或者商人,让他们上作坊做事,还是增开昭仪学院,让军籍户的后代有读书的资格,都是针对均田制施行一些改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在于授田与税收,我们必须要想出一套新的办法,来替代均田制,或者说是补充,完成顺利的过渡。”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这老夫倒是看出来了,可是这跟西北又有什么关系呢?”

韩艺道:“西北就是一个新制度的试验地,太尉应该也知道,变法就是双刃剑,而且九成九都会面临失败,这就是因为一旦求变,必定会伤害既得利益者,因此我不能轻易的改变,除非有十足把握,但是历史上那些变法,许多都是根据当下的一些情况,凭空想象出来的,然后就施行,一般遇到困难,再去想办法,但很多时候都为时已晚,因此我打算在西北先试验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长孙无忌听得倒抽一口凉气,这他还真没有想到,紧锁眉头道:“难道你想将你的商人条例应用到中原来?”

韩艺道:“不可能,商人条例是根据胡人的习俗制定的,但是我的确打算在保证耕地的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

长孙无忌道:“均田制来至于农业,必须得以农为先,而且农要占据绝对首要的位置,因此朝廷屡屡颁布诏令劝农桑,但如果工商业发展起来,那么均田制必定要随之而改变。”

韩艺点点头道:“由上至下的改变,是一种赌博,哪怕太尉你说要变法,你也不可能敢说一定成功,首先,你并不是非常清楚的百姓的情况,其次,我大唐版图辽阔无疆,各地情况又不一样,太尉你也不能根据每个地方的情况而针对性的变法,但是由下至上的改变,就是潜移默化的,朝廷只需要根据状况做出微调,不断的根据百姓的生活情况,而做出微调,这样的话,就避免那些不确定性,避免那些冲突,避免伤害任何人的利益。”

长孙无忌道:“可是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你大力发展工商,难道你就有把握一定会成功?”

韩艺笑道:“其实长安已经发生改变了,太尉也应该早就察觉到了,但是并未影响农耕,这其实就是因为,人多地少,完全可以将多余转到工商业上面,同时,这样也能促进农业,因为工商不生产粮食的,他们需要购买,购买的人多了,粮价自然会上涨,农民自然得利。另外,农耕国家,发展总会受到局限,因为就这么多地,满打满算就那么多税收,那国家岂不是永远都停滞不前,而工商业的话,随着人口的增多,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国力将会越来越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