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突然的讯息!(1 / 2)

加入书签

转眼过了两个月。【最新章节阅读.】欢迎来到阅读

陈京亲率工作组到楚江监察,因所用方法灵活,处理问题收效良好,他获得纪委的通报嘉奖。

不过对陈京来说,这过去的两个月并不轻松。

他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军纪委对西北、东北、中原地区一共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军转企业进行全面彻查。

这一次是军纪委领头,中纪委配合,一共彻查了军转地企业五十多家,针对这些企业转型存在的国资流失,暗箱操作,涉嫌违规违纪等问题,中央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弄清情况。

而彻查军转地企业的问题,也成为了今年军队反腐纠风的重头戏。

两个月的工作,陈京和秋若寒的配合也从刚开始的生疏、抵触,到后来越来越默契。

从两人关系来看,缓和了很多。

秋若寒狂傲的脾气有所收敛,在关键问题的决策和处理方面,她还是以陈京为主,鲜少擅作主张。

这一切都源于两个人各自面临的压力。

对秋若寒来说,军委高层彻查军转企业的意志相当的强烈,这个任务落在军纪委纠风室的身上,秋若寒必须要拿出强势的一面,坚持把这件事办好,办得让领导满意。

而对陈京来说,这个工作是周海东压下来的必须认真搞好的任务。

周海东为了这项工作单独和陈京谈话多次,每一次谈话,他都把这项工作当做今年纠风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明确的跟陈京讲,在今后几年,军队纠风和地方纠风联合行动,将会成为常态。

军队是党政权的基石,如果军内**问题解决不了,军内的风气问题解决不了,其危害到的是国之根基。所以这件事情中央和军委都高度的重视,把这件事情当成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中央和军委主要领导的共识。

周海东的话讲到这个份儿上了,陈京岂敢懈怠?

他只能和秋若寒密切配合,精诚合作,连续两个月,两人分率自己的团队。奔赴三个大区十几个省市,各种材料陆陆续续的向上面递交,而军企转地方的各种问题也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媒体的报道,这项工作由陈京负责。

陈京先后对中央主流媒体《华夏日报》、《阳光日报》等报纸充分详细的介绍了这一次纪委和军纪委联合办案所取得的成绩。

而党报也纷纷开始撰写评论性文章,中央领导和军队领导在视察中,对军企转地方问题也常有涉及。

而这样的举动。也进一步向社会证明,纪委和军纪委彻查军企转地方相关案件,贯彻的是中央的意志。

中央在贯彻意志方面,走的路子一方面是党内主流媒体吹风,然后是领导考察讲话,现在这两点都有了,在全国范围内很就掀起了一股彻查军企转地方。国企改革国资大量流失的热潮。

国企改革,共和国经历过阵痛。

当初中央为了让政府甩包袱,部队为了甩包袱,做出了很坚定的决策。

但是中央的决策到了地方,一些地方政府和国企常年以来都紧密联系,在国企改革的时候,大量的党内干部下海。

有很多地方,直接是干部下海买断企业。这疑滋生了很多国资流失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当时中央疏于防范,而地方上企业拍卖、股份制改革机制又不完善。

重要的是,对于国资流失,很多地方政府误区很深,不把其当回事。

现在中央彻查此类问题,一来是要彻底对此类行为说不。坚决要堵住国资流失已经决堤的口子。

另外,这样的做法也是中央鼓励国企央企重整旗鼓,遭受重创的国企,重合理的配置资源。引入型现代化的管理,要重塑其市场竞争力,为共和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中央的策略深谋远虑,陈京在中央宏观策略的大环境下,他不过是把握其中小小的一个环节。

只是他没料到,就在他对纠风室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的时候,令他很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

监察部周海东办公室。

周海东在办公室静静的品着茶,陈京推门进来叫了一声:“周部长!”

周海东指了指沙发,一语不发。

陈京坐在周海东的对面,他倏然抬头盯着陈京,神色有些复杂。

陈京忙道:“周部长,您这么急找我,究竟有何指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