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峰青集团(2 / 2)

加入书签

在场都是聪明人,不勉强、不留难或许是有的,但堂堂副总统亲自开口,不给点面子怎么说自己也不会心安的。再说财政紧张不错,但政府既然已经发行了纸钞,自然可以利用增加发行量的办法来渡过难关,但是那样做的后果便会导致中元贬值,发行越多贬值越快。发行公债则不同,既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护老百姓利益,又是为维护中元信誉所作的考虑,显然是个负责任的政府。加上之前种种良好印象,不觉已对这个共和政权信心大增。各自低头盘算自己认购多少比较合适。

一个清脆柔和的嗓音突然从后排传出。“贺家认购30万!”

众人纷纷回头,看看是谁有这么大的胆气,率先当场拍板。要知道50万中元折合下来,相当于20万两白银了。在座的虽然都是巨贾,可20万两银子在任何人眼中可都是一笔巨款,片刻之间作出如此重大决定,可见其魄力非同一般。

只见那人眉目如画,唇红齿白,眼波流转间颇有神采。身材略显单薄,一袭淡青色文士衫,掩不住婀娜身姿。显然是个女扮男装的美貌少女。陆少阳含笑问道:“不知这位贺家——嗯——先生,叫什么名字?”

此时众人神色都有些古怪,大多含笑不语。

陆少阳的贴身秘书万季青从身后贴耳道:“她应该是上海最大的粮油商贺云天派来的,这次邀请的名单中只有一个姓贺的。”陆少阳回了一个嘉许的眼神,这个万季青跟随他两年了,过目不忘,见事敏锐,确是个人才。

陆少阳会前曾粗略了解过与会者的情况,知道这个贺云天是上海滩上一号响当当的人物,其祖上就是专营粮食生意的徽州商人,早年就子承父业,干起了于吴楚之间贩运粮食的贸易。时值清朝末年,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的不断发展,素称鱼米之乡的苏浙一带,虽然经济作物种植的面积也有扩大,粮食却反而不能自给了。这就给这些惯为粮商的徽人提供了极大的扩展空间。贺云天是个经商奇才,在从事粮食买卖的同时,还兼营盐业。他的粮船在上海、南京码头卸货之后,往往把食盐作为回头货,满载而归,运到汉口码头直接分发。循环往返,乐此不疲,短短十年中便把祖上留下的家业扩大了数倍。后来由于他敏锐的商业嗅觉,断定只有在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才能真正发挥出他的商业才华,于是举家迁居此地,开始了他的新一轮急速窜升。如今贺氏的云天货栈几乎控制了本市三分之一粮油贸易,触角伸及长江中下游数省。

那少女年纪大约二十上下,见所有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脸颊微泛红晕。不过依然盈盈起立,直视问话的陆少阳,平静道:“陆叔叔好,我叫贺蕴洁,是代表家父贺云天来的。”嗓音婉转,甚是悦耳。

这一声“叔叔”叫得陆少阳心怀大畅,又怜她乖巧,大力嘉许道:“好,好!请你代我问贺老先生好,你们贺家对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政府是不会忘记的。”

忍不住转头向位于左侧的王啸飞低声打趣道:“这丫头我一见就喜欢,介绍给你做媳妇怎么样?”

王啸飞微笑道:“总书记的命令我怎么敢不听。不过这丫头年纪虽小,却比这些大男人都还有胆略,我看在家里八成是个母老虎。”

陆少阳鄙视道:“堂堂一个横扫江南的大将军,看到个小丫头就怕成这样。这么没出息,看样子我要请你们校长把你从总攻名单里开掉了。再说这么好的丫头看不看得上你这小子还不一定呢。”

由于会议进展顺利,这两个主持人不觉私下里热烈讨论起女人问题了。

贺蕴洁这道大手笔一出,在场众人都有点面目无光。心道总不能给一个小丫头比下去吧,再说购买公债又不是捐款,利息也不低,纷纷当场慷慨解囊。不一会就认购了280多万元公债。可说是个开门红了。

会议到此圆满结束,万季青不忘把他迅速搜集到的情报奉上,陆少阳始知贺蕴洁就是贺云天的掌上明珠,家学渊源,自幼便继承了其父商业异秉。贺云天膝下无子,所以自16岁起就协助父亲打理家族事业。不过限于性别上的礼法观念,极少抛头露面。

一散会,精明的商人们都忙着去二楼咨询入股峰青集团的细节了,唯独贺蕴洁例外。她径直走到尚未离场的王啸飞身前,问了一个令王啸飞手忙脚乱的问题。

“你们刚才偷偷在说什么?是在说我吗?”

王啸飞心道这个女人真是不得了,刚才和总书记之间这么机密的“政治商讨”都被她一眼瞧出端倪来了,不禁有些尴尬。

不等他回应,贺蕴洁又狠狠道:“不用说了,我都看到了。就你们俩刚才那副鬼鬼祟祟的坏笑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哼!”

王啸飞再次暗叹,这个丫头连总统都敢骂,幸亏陆少阳走得早,不然估计也要享受他现在的待遇了。不过他倒是很想看看陆少阳享受“美人恩”时脸上的表情。

脑子还没转过弯来,贺大小姐又发话了。

“算了,这回就饶你了。下回再这样,哼!”一跺脚,走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