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干脆一学到底(1 / 2)

加入书签

承认弱小接受强大才能得到进步,不懂这个道理的民族绝对逃不过被淘汰的命运。

在接受强大者一方的文化的时候,要是没有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那么尽管本民族的“肉体”还是活着,没有了“精神”和“内在”也等于死去了。

罗马人的文化是希腊化了,可是他们“精神”和“内在”还是地地道道的罗马,甚至因为接受了希腊人的文化,放大了希腊文化中一些好的方面,使罗马人得到的增益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在很长久的一段时间之中,罗马人征服了非常多的民族,每每征服一个民族之后总是会进行吸收,一开始是宗1教方面,例如继续供奉被征服民族的神袛,后面才慢慢连带文化以及价值观都还是汲取。

罗马人对于学习好的东西从不拒绝,他们在发现汉人的强大之后,越是强大的贵族就越是率先走向学习汉人文化的第一批人。

要是现在汉帝国再派人出使罗马,会发现罗马越是靠近东方的行省,大批大批的贵族已经不再去穿传统的长袍,改为穿戴起了华丽丽款式的汉家衣冠。

衣着款式的效仿只是一方面,能够受到邀请去参与大贵族的宴会,还能发现宴会早就不是之前那么一回事。

在以前,罗马人的宴会无非就是摆上丰富的食物令人自取,食物一般就是一些冷盘之类的东西,想要吃热食的话,不是现场进行烧烤,就是提来煲汤。

现在嘛,中小贵族还是那么回事,可是大贵族基本上都不那么搞了。

大贵族甭管学的像不像,就是学习汉人举办宴会的方式,有些是学的像模像样,有些则是连形式都没学会,但一直是在改变之中。

那些学的像模像样的罗马大贵族,他们是有家族子弟前往汉帝国,那些家族子弟受邀参加过汉人举办的宴会。

视那些贵族子弟被谁邀请参与宴会,多次参与汉人大贵族宴会的罗马人,和只是参加汉人小贵族举办宴会的罗马人,学到的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宴会形式。

他们会留有一些自助餐形式的冷盘食物,但基本上也就是为了照顾那些懵懵懂懂的客人。

新学到的宴会举办方式就是,安排一个场所摆上案几以及蒲团,一道又一道菜色按照次序端上来。

很多罗马贵族也就是学了个形式,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吃过汉人的食物,就算是改了以热餐为主的食物,但只有极少数的一些贵族才能提供汉家菜色。

罗马人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是保持着极大的好奇,他们连弱小民族的一些艺术都会感兴趣,碰到有趣的事情会进行模仿。

去学一些弱小民族的东西只是觉得好玩,但学习强者就是为了变强。

罗马人深深地知道永远不能落下进步的步伐,他们从不排斥进行学习,那就是罗马能够成为欧罗巴霸主的至关重要因素,而没有之一!

对于罗马人全面向汉帝国学习,波斯人知道之后先是诧异,随后波斯人回过神来了。

波斯人眼中的罗马人虽然强大,可是波斯人总会有一丝丝高傲的心理。他们承认罗马人比自己强了那么一点点,可是波斯人的文化都是比罗马人更多元化和优秀一些。

事实上罗马人有一些文化和生活习惯就是学自波斯人,这个也是波斯人明明打不过罗马人却能鄙视罗马人的地方。

波斯人没有像罗马人什么都在向汉人靠拢,比如波斯人就没有学汉人的衣着装扮。

饮食方面波斯人本来就与汉人很相似,有差别的也仅是菜色的不同,烹饪方面其实是差不多一样的,仅仅是口味上面不相同罢了。

波斯人的历史远比罗马人更加悠久,尽管波斯人有过落魄的时期,可是波斯人不是重新站起来了吗?

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必然有着她值得骄傲的地方,波斯人是愿意向汉人学习,可是并不会像罗马人那样在自主地进行汉化。他们不会去更改自己的服装特色,更不愿意丢弃自己的传统,甚至会刻意地去保留自己的传统。

“其实……”克谢亚斯刚才就在谈相关的事情,纳闷地问尤利安:“你们全面学习汉人之后,罗马人还是罗马人吗?”

尤利安对克谢亚斯的这一个观点非常不解,反问:“什么意思?”

“就是你们全面更改了自己的衣着款式和生活习惯……”克谢亚斯说了很多,最后问:“罗马还是罗马吗?”

“罗马当然会是罗马。”尤利安有些回味过来了,笑着说:“就好像我们曾经全盘接受希腊文化,难道我们就不是罗马人了?”

克谢亚斯被说得一个愣神,想着:【的确!罗马人全盘希腊化,可他们还是罗马人。】

他们是跟着汉军在向东南开拔,被安排的位置是在整支队伍的中间。

这一片大地上的冰雪已经开始融化,地面的泥土相当湿润,重复踩踏之后变得泥泞。

幸亏的是出征的汉军并不缺乏畜力,有着大量的车架以及代步的马匹,人总算不用一步一脚陷在泥泞里面前行。

不过麻烦并不少,比如泥土变得泥泞之后,车轮经常会陷住,肯定是需要畜力和人一块处理才能脱开。

后面李坛改变了行军方式,整支队伍是最大程度地分布开,成了一支以扇面方式向南移动的队伍,不是那种很常见的一直长蛇的行军方式。

最大程度减少了重复踩踏之后,泥泞的困难被极大地解决,行军速度是每天最慢八十里,快的时候能接近一百二十里。

因为队伍里面有着庞大的畜力,每走五百里左右就需要停下来进行修整,一修整通常就是两到三天,他们走了七天却依然离峻稷山有四百余里。

并不是畜力越多行军速度越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