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1 / 2)

加入书签

李延庆接过册子看了看,又放在一边,笑道:“你就先简单说说!”

“卑职发现太上皇在走文攻武略两条路,以西夏灭国消息传到临安为分界线,之前太上皇是要走文攻路线,也就是得到朝廷大部分官员支持后,直接废除当今天子,这条路本来走得很顺,知政堂一半相国支持他,还有很多重要省台的官员,但西夏灭国消息传来后,形势立刻逆转,大臣纷纷支持当今天子,只有不到一成的官员还继续支持太上皇。”

“还有哪些重要官员支持他?”李延庆插问道。

“卑职观察多时,基本可以肯定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是他的心腹,另外昨晚秦桧来过,但太上皇没有见他,具体原因不明,他很快就走了。“

李延庆负手来回踱步,估计秦桧是首鼠两端,两边都想押宝,最后两边都不敢相信他,赵佶不肯见秦桧,显然是赵佶不想在这个时候生乱,那就说明现在已经是关键时刻了。

从这件小事上,李延庆便敏锐地察觉到,赵佶极可能会在册立太子期间动手,当然,李延庆早就有这个警惕了,否则他也不会带兵进京。

“继续说!”李延庆又让杨曲继续说下去。

杨曲又继续道:“现在太上皇明显转向了武略,据卑职观察,前去隐龙宫拜见太上皇的武将已经能和灭夏之前的文官潮相比了,而且越来越频繁,甚至昨天在秦桧之前,苗傅也从隐龙山庄出来。“

“苗傅!”

李延庆一惊,“你是说九门都统制苗傅?”

“正是他!”

李延庆开始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如果赵佶只控制外围军队倒也罢了,可现在连城内军队也控制住了,那宫廷政变基本上十拿九稳了。

既然如此,赵佶还在等什么?

李延庆走了几步,他忽然明白过来,赵佶是在等自己进京。

沉思片刻,李延庆拾起桌上的报告递给张顺,“抄录一份,立刻交给相国高深,让他转交给天子,此事不可耽误,今晚就要送到高深手中。”

........

在靠近临安府武陵门附近,有一座占地约两亩的小宅,这里是殿前副都指挥使刘正彦的府邸,不过就算这座两亩的小宅,价格也涨到了四万贯,凭刘正彦的收入是绝对买不起。所以这座小宅也是他花钱租赁,每月耗费他近一半的俸禄,使他家中生活十分拮据,雇不起佣人,甚至他妻子都要自己浆洗衣服。

刘正彦父亲是西北名将刘法,死在西夏战役之中,他在西北军中十分有威望,正直廉洁,爱兵如子,这样的父亲虽然给刘正彦带来很大的声望,但另一方面,却无法给子女留下什么财产,使他儿子在宋朝的官场上处境十分艰难。

在刘正彦的书房内此时坐着一名高官,正是尚书右丞黄潜善,他将一封信放在桌上,推给了刘正彦,“这是太上皇给你的亲笔信,你自己看看吧!”

刘正彦没有打开信,但也没有退回去,他现在处于一种极度矛盾之中,他很清楚太上皇为什么要找自己,就是为了他手下三千名皇宫侍卫军。

宫内一共有五千名宫廷侍卫军,由两名大将统帅,一个是副都指挥使张威,另一个就是自己,而他们的上司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殿前都指挥使王渊。

王渊是天子赵构的心腹,是太上皇绝对挖不动的人,那么太上皇挖走自己和张威,就是釜底抽薪了,一个无一兵一卒的王渊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王渊是禁军首领,统帅临安府及其外围的十余万新禁军。

刘正彦之所以没有接桌上的信,是因为他更关心信件以外的东西,比如同僚张威现在是什么态度?比如现在太上皇拉走了多少人?还有就是太上皇给自己开出什么价钱?

刘正彦把价钱放在最后一位,看似不重要,事实上却恰恰相反,现在他比任何时候都渴望钱。

今天中午房东找到他,要加两成的房租,这就意味着他家中的最后一个仆人要被送走,意味着家里的餐桌上不会再有肉食了,对于一个男人而言,给不了妻儿最起码的生存尊严,那实在太失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