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手抓饼扩产(1 / 2)

加入书签

再来看熙宁变法。王安石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富国强兵,故而实施起来也很有针对性。

加之其并不那么在意个人名声,任用了蔡京这样名声有污的实力派,故而变法得到了较好的推行,十五年后才被推翻。

张居正蹙眉道:“贤生是劝老夫学王安石吗?”

宁修沉声道:“是也不是。小子说是,是希望阁老能够改革的圆滑一些,不要那么操之过急。小子说不是,是希望阁老能够在关键问题上强势一些。”

“哦?你口中的关键问题指的是什么?”

宁修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当即拱手道:“譬如税赋改革,以银两替代实物税、徭役。此举对大明裨益良多,万万不可妥协啊。”

张居正改革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一条鞭法。

大明收夏税秋税。在明初期,收的税都是粮食。

从各地解运粮食入京,若是走水路还好些,若是走陆路则路上损耗甚多,到了京师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

而如果改征收白银,则不会出现粮食损耗严重的情况。

至于各种名目繁多的徭役,更是让百姓苦不堪言。

事实上,到了明中期,就已经出现了替代徭役的职业人,只要付了银钱他们就会替代应征人参加徭役。

与其如此便宜这些职业徭役人,还不如索性用白银替代徭役,把钱装到国库里。

“小子浅见,自嘉靖九年梁尚书提出‘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以来,朝中就此争论不断,直到嘉靖四十年才开始推行。最初试点是在南直隶和浙省。这两处税赋最重,苏杭二地更是占据了两省的半壁赋税,试行的效果很好,这变法也就得到了继续推行。后来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也逐渐推行改革,但因为阻力太多无法全省推广,只能局限于一州一县,实在是杯水车薪。”

张居正听得很认真,点了点头示意宁修继续说下去。

宁修得到了张首辅的鼓励,心中大喜,继续说道:“小子以为,阁老这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丈量土地是一个契机。不查不知道,一查那些借助乡绅避税的人便无处遁形。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土地兼并,也可以减少百姓避税,对于国库增收大有裨益。”

‘国库增收’四个字宁修咬得很重,因为他知道张居正或者说万历皇帝最关注的东西就是太仓银库的收入。

自嘉靖末年以来太仓银库收入大减,虽然颓势已经止住,但要想实现增收压力还是很大的。

毫无疑问,清丈土地,实行一条鞭法可以大大增收,国库有了钱朝廷就有了底气。面对各种流寇天灾就不会心虚,大明的国祚便可以绵延下去。

好比一个职业经理人给股东大会作年报,他该围绕哪个点作报告?自然是营收,利润。

因为股东只关心这点。

同理,张居正,内阁,朝廷,亦或是万历皇帝关心的也只是太仓银库的收入。

事关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能不关心吗!

“故而你认为老夫推行改革的大方向是好的,只是手腕应该更柔和一些?”

张居正似笑非笑的盯着宁修,看的少年一阵发毛。

“此不过是小子一些浅见。”

张居正叹息一声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力度去做,收到的效果也会是全然不同的。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识,前途无量矣。对了,贤生今年多大?”

“小子今年十五。”

“十五岁就中秀才,也算是天资聪颖了。明年就是乡试,你且好好准备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