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第三更(1 / 2)

加入书签

相比较于黄似道,何贤显然更上道。

县尊大人亲自驾临指导工作,何主簿陪着一万分小心,有问必答。

如此合作的态度自然令宁修感到满意。

税收的工作宁修既已让黄似道主抓便把文教的工作交给了何贤。

何贤唯唯诺诺的应下了。宁修安抚几句,便去了崔燕那里。

崔典史是香山县中的老人了,比黄似道跟何贤的资历都要老。

像他这样的人最会见风使舵。

宁修来香山县前黄似道曾专门找过他一次,意思是结盟合作。

崔燕当时算是应下了。毕竟黄似道也颇有些手段,新县令初到香山县人生地不熟的,未必斗得过这只老狐狸。

可宁修抵达香山县短短一两日,就给崔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崔燕看来,此人年纪虽轻但极有城府,做事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错来。

这样的人是极为可怕的。

崔燕又听说宁县令是戚少保的东床快婿。虽然并不确定,但多少心中有了顾忌。

在宁修今日来找他之前,其实崔燕就已经偏向宁修了。

宁修到了崔燕的公署后先是寒暄了几句,随即话锋一转,聊到了工作上。

典史主抓一县治安狱讼,这没啥可说的。宁修却认为典史的工作不仅仅限于此。

他觉得有必要在香山县设卡收税,收税的对象便是澳门商人。

澳门与香山县只隔着一条珠江,可谓毗邻。

自从佛郎机人租借澳门后,往来于两地的商人很多。宁修曾问过户房书办,县衙从未对这些商人收过税,因为从无先例。

宁修自然不这么觉得。

大明王朝本身的税收政策就定的有问题。归结成一句那就是只重农税不重商税,都到了万历朝商税还是太祖朱元璋定的三十税一,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收不到。

这也是为何崇祯皇帝在征收辽饷前大明一年税收只有两三百万两。

澳门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更有佛郎机人这样一只善于经营的欧罗巴人,商机可谓丰沛。

宁修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下尝试。

事实上县府一级的行政机构征收的税银也并不是全部上缴国家的,有一部分会截留下来供衙门运转,相当于地税。

宁修打算把对澳门商人征收的这一部分税银单独拿出来充为此用。

崔典史那个瀑布汗呢。

县尊大人真是想常人所不敢想啊。管佛郎机商人收税,我滴个乖乖。

“县尊,您有所不知,这佛郎机人是租借在此处的。”

“这个本官自然知道,可本官是在香山县境内征收商税,有何不可?再说佛郎机人只是租借,主权还是我大明的。”

“主,主权?”

崔典史瞪圆了眼睛显然不明白主权二字是何含义。

“简单的说就是行政、财赋、军事、文化等支配权。”

宁修顿了一顿道:“你尽管设卡收税,要是有不服的你尽管叫他们来找本官。”

好嘛,县尊大人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崔典史自然不好再说什么,满口应下了。

宁修也长松了口气,背负双手施施然走出了公署。

......

......

这个宁县令确实很不一般呐。

赵广宁如是感慨道。

据一连几拨商人来报,他们一进入香山县就被要求交税,只有交税才能通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