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谦之(2 / 2)

加入书签

可文采和为官是两回事,李旭昨夜就让李德裕找来了这个韩谦之的具体资料。

此人之前屡试不第,曾经在几个藩镇的幕府之中任职,颇有文名,最近才通过了吏部的铨选出任四门博士。

任职没多久就给韩岗送去好几封信阐述他为政的得失提出建议,可以说是个相当单纯的儒生。

李旭以前经常想为何很多著名的大诗人和文学家没有当上高官,现在他算是明白了,这些人要是出任宰执多半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敢言直谏。”憋了好久,李旭吐出四个字来,虽然自己心中实在是想将这位韩先生开除回家让他去当他的文学家,不过面子上还要摆出一副“寡人受教了”的样子。

“很好。”李旭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亲自走到台阶上将这位韩先生从地上拉起来。

如果换做李旭的其他同行,这位韩先生会有不同的命运。

换成汉高祖,韩先生的帽子多半会有一股尿骚味。

换做汉武帝,韩先生多半要顶盔掼甲去戍守北方,然后被敌人砍了脑袋。

换成宋真宗,韩先生多半要荒废一生的时间去编书。

要是明太祖,韩先生可能会被朱元璋当成天下读书种子留给孙子用。

换成清朝随便哪一位……大概还没有当上官就牵连到文字狱里被砍了。

“很好,朕受教了。”李旭用力将这位韩先生扶起,他看到了这位官员的眼眶中充满了泪水,显然他自己至少是被自己的牺牲精神所感动。

“能有先生这样的博士,是国家之福。”

李旭还有其他可以学习的人,有一位伟人说过不能搞关门主义。道路并不是一直都是笔直的,班底也不必过度苛求纯粹。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将力量放在当前的主要矛盾上。

一个搞不清楚具体情况的文臣没必要为此大动干戈。

话你随便说,该赚的钱我一个铜板都不还。

“广开言路本来便是我朝为政之根本。韩相与裴相以为该如何奖掖韩博士?”李旭一只手搀着韩谦之,虽然心里十分不爽,不过他更清楚如何将这件事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进行引导。

“陛下可以下诏请文臣七品以上,武臣五品以上就大政得失上书,免他们越职言事之责。”韩岗出言暗刺了一下韩谦之。“至于韩博士,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不如请他赴一州县任实职。”

“城门郎或者白玉京市令?”裴度忽然出言打断:“老令公,四门博士清贵显要,不宜出外啊。”

真坏,李旭赞赏地看了一眼裴度,感觉自己出了一口气。

四门博士是七品官,城门郎和市令都是六品,城门郎共有四人负责白玉京四个方向各门的开启和封闭,而市令则是负责京中市场秩序的官员。

比起国子监的四门博士,这两个都是事情多,责任重的辛苦活,很难干好不说,还极容易出现纰漏。

让韩谦之担任这个官看着是升职,实际上是丢去基层吃苦了。

“裴相说的是,是老夫想错了。就让韩博士出任白玉京市令吧。”韩岗眉毛一挑。

昨夜皇帝因为韩谦之的上书雷霆大怒并不能算是什么新闻,既然裴度要为皇帝出气,韩相也乐得顺水推舟。

“韩先生勉为其难,好好做。”李旭满意地看着韩谦之脸上不自然的表情。

“微臣谢过陛下。”韩谦之又一次跪倒在地。

李旭满意的点点头,他想到了一项新政策,这个韩谦之正好可以去做推手。

骨鲠之臣也有他的用处。

朝会结束之后,李旭坐在政事堂之中,左手是韩岗、裴度,右手是程奇力,对坐在政事堂中饮茶。

这里才是真正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比如有一个真正的狠角色要商议如何对付。

“神策军甲士两千,天威军甲士一千均已入宫,清凉殿附近再设有五百伏弩。”程奇力呷了一口茶:“陛下内穿软甲,老奴侍立一旁,应该可保万全。”

比起那个四门博士,今天的重头戏是召见岳顾寒。

摩尼教乱后,承天剑客岳顾寒终于要入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