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藏头露尾(四)(1 / 2)

加入书签

永历九年十月下旬,自福建北上的明军水师汇合了刚刚被梁化凤挤出长江口的张名振、张煌言所部收复了舟山,清舟山协副将巴成功归降。紧接着,没等明军对临近的宁波府下手,驻守在那里的宁波副将张洪德便率先反正归明。一时间,浙东沿海,风声鹤唳!

绍兴府余姚县乡下一处不起眼的小村里,这里有一处同样不起眼的宅院却是属于余姚大族沈家的。

沈家当代最出名的人物是姚江书院的创办者沈国模,其人是阳明心学的传人,姚江书院亦是浙中王门后学聚会探讨学问的重要据点。入清起来,好友刘宗周、祁彪佳先后以身殉国,沈国模便干脆隐居石浪,潜心讲学,只求将阳明心学发扬光大而已。

沈国模如今已经是一武,配置上还算不错的,尤其是毛明山素以武勇著称,当初在四明山地区也是出了名的猛将,但是在曾经的那支大兰山明军之中,他们都不算是最出挑的人物。这前后一对比,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低配,而且还是在核心不再的情况的低配。

“黄都督殉国了,刘都督几年前也忧愤成疾,病故了,就连刘都督的义子陈将军在四年前也战死了。至于其他人,暂且已经找不到了。”曾经一起共造辉煌的友人们星散,对于沈调伦来说最免不了的就是感伤二字:“可惜王副宪现在还在广东,若是他还在浙江的话,一定会来共襄盛举的!”

王江,那是已经指望不上了的,不说在广东混得好好的事情,只说这数千里地,哪怕是知道了且真的想要过来,也绝计不可能赶到。只是,曾经的好友死的死、失踪的失踪,流落各地的流落各地,失落自不可免。倒是这样的情绪,黄宗羲也曾有过,而且不止一次。比之沈调伦,毕竟是经历更加丰富,也更加缓的过来。

“能够找来邹小南和毛明山已经是大幸了,当年王完勋创立大兰山王师之时,从王江到尔序,再到其他人不也是一点点的汇聚旗下。只要咱们把事情做起来,英才总会汇聚而来,必不负了完勋曾经的努力。”

“黄副宪言之有理。”

劝过了沈调伦,黄宗羲也在一边联络士绅,一边等待他弟弟黄宗炎那边的消息。说起来,黄宗炎当年也曾在四明山地区参加抗清运动,当时并没有进入大兰山明军,而是在一个王翊和黄宗羲二人共同的好友冯京第的帐下做事,后来四明山沦陷,冯京第被俘义不辱身,黄宗炎当时也被清军抓到了,并且被拉去问斩,结果黄宗羲带着他的学生万斯程、万斯同、万斯大等人去劫法场,愣是从清廷官府的手里把黄宗炎给捞了出来。

黄宗炎这些年与其兄一般在做着串联抗清的事情,之前还曾代钱谦益去金华说服马进宝反正,结果当然是没能成功,但是其人亦是个甘冒奇险的人物。

此番,黄宗羲等的消息便是黄宗炎去联络万家兄弟。这万家是宁波鄞县人,东林复社人物万泰的儿子,一共八人,时称万家八龙。万泰与黄宗羲都是师承刘宗周的,而万家兄弟也多有投入黄宗羲门下的。两家相交莫逆,由于时间紧迫,他们打算在明军发动下一轮进攻之前便在大兰山重新组织起人马来,便有黄宗羲负责绍兴府,而黄宗炎负责宁波府。

消息必然是要等的,哪怕万家兄弟当场同意了,黄宗炎也需要时间把消息送过来。而且,黄宗炎也不止是串联万家兄弟,宁波还有一些士绅是要联络到的,就像是他在绍兴府一样。

所幸,这边有了沈调伦、邹小南和毛明山三人,复起之事也就可以开始进一步筹划了。大兰山那边的老营营盘,以及四明山地区的情况,他们也在尽可能快的搜集起来,以备后用。而没等多长时间,黄宗炎那边也匆匆赶来了。只是这一次,黄宗炎来是来了,带来的却并不是一个能够称得上好的消息。

“万家兄弟不肯共襄盛举?”

以着黄宗羲对于万家兄弟的了解,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果不其然,黄宗炎对此摇了摇头,表示了他与万家兄弟早已说好,若非是怕打草惊蛇了,那几个家伙只怕早就赶来与黄宗羲汇合了,更不可能不参与其间。

“兄长,你且看看这封信。”

信是黄宗炎从怀里掏出来的,信封上没有标明寄信之人,但是打开了信封,见得信瓤里的内容,黄宗羲却立刻皱起了眉头,其重视程度便是黄宗炎这两年也是仅见的。

“走,咱们去见沈调伦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