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你们钱庄收命不?(1 / 2)

加入书签

这名军官是个上尉,姓文,叫文振声。但他与大学堂的山长文载道却没有任何关系。他祖籍是山西人,据说祖上就是仁、英、神、哲的四朝名臣文彦博,只不过传到他这里家道早就无复当初了,仅仅小康而已。

说起来他还是陆正冕的学长,毕业于弘景三年江宁军校的骑科。这次随军远征吐蕃,他率领着骑兵中队很是立了几场大功。班师回朝特意跟上司请了假,准备回家完婚的。

文振声自幼丧母他又是独子,老夫一直未曾续弦,父子二人也算是相依为命了。在出征之前文父便托人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并跟女方说好一等大军回京便娶儿媳过门。

这在文振声而言自然就是爱情、事业双丰收了。所以放下背囊就急匆匆的往家里赶去了。可等到他一拐进家里所在的金鱼胡同,就发觉有些不对了,平时敞开的大门却被贴上了封条!

事出意外急的他抡起拳头一阵猛砸,边敲门边大声喊着:“爹、爹.....”。叫了半天文老爹并未出现,倒惊动了隔壁的王婶。

多年的老邻居,一见是他,王婶劈面就来了一句:“振声啊,你怎么才回来啊......”。

这话听起来就极吓人了,文振声一屁股便坐在了地上。黄婶赶紧上前把他搀起扶到了屋内,一碗姜糖水灌下文振声才缓过神来。

原来自从他随队出征后,文父在家闲来无事听几个老友讲起现在的“吐蕃公债”涨势如何如何,便动了心思。心道自己的儿子就在远征军中,如今这证券交易形势也好,不如买些既爱国又能支持儿子,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就拿出自己的“棺材本”下场了,一开始“手风”就极顺买什么涨什么,渐渐的老文就忘了“初心”。先是动用了文振声结婚的存项,然后跟亲朋好友借了个遍,终于有天路过前门大街的时候,“汇源丰”的伙计正在门口派发宣传单,大肆推广“贷款”的优惠利率,文老爹被这个伙计说的心动,鬼使神差的迈步进了“汇源丰”。

后来的事就不必细说了,只等到“贷款”到期“汇源丰”的伙计就上了门,一同来的是一个襄理,姓黄被人背后称作“黄鼠狼”,他的登门自然就没有好事了。

文老爹被催讨不过跪地央求着再宽限两日,当天晚上独自一人喝的酩酊大醉,悔恨交加便一根绳子悬梁自尽了。

但“人死债不烂”,当初文老爹是以自有的房屋抵押借贷,还不上欠款钱庄自然要将房屋拿走的,申请批准由北平府下属的大兴县出了封条,将大门一封只等集中拍卖后,将所得支付给“汇源丰”了。

事情经过并不复杂,王婶也就用了一刻钟就说完了,文振声也慢慢的恢复了,强打精神问了她几个问题,便踉跄着出了门。但又能去哪里?转头看看自己的大门,封条上鲜红的大印,仿佛是老父的鲜血染成,真正是“有家难奔”了。

咬咬牙文振声走出胡同,买了两瓶极贵的好酒,按着王婶指明的方向,寻到了父亲的坟上大哭了一场,将两瓶酒撒在坟前,转身大步而去。

回到军营已是傍晚,同僚、下属都感到奇怪,他只推说突然想起一件极重要的公事,所以赶回来处理一下。文振声战术素养极好,打仗时也身先士卒,所以深得大家的敬重和喜爱,于是纷纷上前打趣他说是不是新娘子太丑,吓得他逃婚回来的,他也一笑了之,回到寝室关起房门便呼呼大睡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他便叫来了中队的军士长,说是要盘查仓库。等进了仓库他借故左右查看,特意挑出一些毛病,将军士长支了出去,然后转身走到枪架前,取下两支最新式的后膛六响转轮手枪,伸手别在腰间。又拿了五颗手榴弹,想了想又放了回去。

出了仓库文振声吩咐军士长将库门锁好,便一个人出了军营进城去了。

进城拐进前门大街先寻到了“汇源丰”的铺面,却没急着进去,而是站在门口四下打量了一番,在脑中记下了周围的大致情况,然后转身离开进了一家绸缎庄子,跟店中伙计说明了自己需要的布料尺寸,关键是将布料四四方方的叠好,然后用布包起上下左右的捆成数道。一切收拾停当文振声打量了一下这个“包袱”,觉得比较满意便交钱离开。

这一次他是直接进了“汇源丰”,表面上极是平和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异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