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永冻岛(1 / 2)

加入书签

北寒海,永冻岛。

永冻岛虽然名为岛,但实际上它的面积十分大,远比寻常岛屿要大上许多,最为重要的是,永冻岛的附近连接着在海面上漂浮的无数巨大冰山,或者说是冰原,这些冰山虽然不能住人,但冰山上却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能够在严寒里生活的生物。

这些庞大的移动缓慢的冰山仿佛一块块陆地般成为了永冻岛的一部分,让这座永冻岛成了一片广阔无边的冻土,宛如一座被冰封的大陆,无数的冰雪积压在这座岛上,让这座岛上成为世人所熟知的永冻岛。

而在永冻岛上,有着一座被称为“雪海之城”、“冰海之城”的奇特城市,它的名字是“莉卡默斯”,它是这座永冻岛的原住民们所建立的奇迹之城,那些原本只能在永冻岛上艰难求生的人们在经过上千年的努力,终于在与冰雪和野兽的搏斗中建立了这座城市,在千百年的无尽冰雪之下,这座城市一直都屹立在雪海之中,从未动摇。

在亚特兰大陆,许多人都曾听说过这座城市的名字,知晓永冻岛的存在,但却很少有人能够来到这座冰海之城——因为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岛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即使城内的环境要较好一些,但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依然是难以承受。

至于环境有多恶劣,有多严寒呢?可以这么说,除了永冻岛的原住民外,外来的人们通常最多都无法在这座岛上生活超过三天,他们可能刚来这里第一天就会感到寒冰已经冻结了自己躯体,让自己几乎无法动弹,到第二天,他们就会感到似乎自己的五脏六腑全都冻结成了冰块,如果不离开这里,他们就会在这座永冻岛上失去生命。

或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生火取暖?这是因为似乎连熊熊烈火也无法驱逐这座岛上潜入人体内的寒气,如果身体本身的素质不够强,外面的火焰再如何灼热,再如何温暖也没有作用。

这就是永冻岛,冰海之城莉卡默斯的环境恶劣之处。

似乎只有永冻岛那些体质非凡的原住民才能在这座岛上长久的生活下去。

但也因此,永冻岛的人们其实十分孤独。

虽然外界知道他们的存在,可始终没有什么人能够来到永冻岛上坚持地生活下来,永冻岛的住民有时甚至只能眼睁睁看着来访的外人死于严寒,而他们却无法救下外来者的性命。

永冻岛的人们对此没有任何办法,他们只是凭借着祖先留下来的经验,利用身体天生的力量才能承受这种冰寒罢了,根本没有办法帮助来访的外人。

所以永冻岛的人们十分孤独。

就这样,久而久之,为了不让外人前仆后继地死在这座永冻岛上,孤独但却更温柔的永冻岛住民开始变得“排外”,他们变得“冷漠”、“寡言少语”,尽管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言语,但却能将那些想要来访永冻岛的外人拒之门外。

但即使如此,永冻岛的人们其实还是渴望朋友,他们其实只是等待着,等待着能够来到这座岛真正与他们相处的人,或者说可能成为“朋友”的人。

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来访者会不会是他们想要等待的“朋友”呢?他们通常只会下意识地将来人拒之门外而已。

所以,用尽各种办法来到这座永冻岛上的夏佐他们同样也遇到了这种被拒之门外的情况:永冻岛的人们并不欢迎夏佐,并要求夏佐尽早离开永冻岛,甚至有人对夏佐说:“这么年轻的人怎么就这么无知无畏呢?滚回去吧,如果你还怕死的话。”

夏佐他自然不可能会不怕死,但夏佐他不怕这种所谓的恶劣环境,夏佐并不相信这种地方能够影响得到如今自己这具被大量魂质强化过的躯体。

夏佐尝试继续与永冻岛的住民沟通,但永冻岛的人们却不再回话,而是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去了。

因为他们相信: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虽然不是不可能,但至少,很少有外人能够在永冻岛上坚持超过哪怕三天,更遑论是像夏佐这样的少年?

至于为什么他们没有理会“伊蒂丝,以及修和莉莉斯”?因为三人在将夏佐带到这座永冻岛上后便离开了夏佐——这座永冻岛其实是夏佐的磨炼之地,修并不希望夏佐养成凡事依靠自己或者伊蒂丝的习惯,所以他选择让夏佐一个人留在莉卡默斯这座冰海之城。

伊蒂丝虽然舍不得也不放心夏佐,但她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于是修带着莉莉斯以及伊蒂丝去向了不知何处,只留下了夏佐一个人。

“这些永冻岛的人还真是倔得厉害,而且还冷得跟冰块似的……真是让人感觉难以相处!”夏佐一个人站在莉卡默斯的城门前,一脸头疼地自言自语道。

“是啊,原来你也这样认为啊?”一道声音忽然在夏佐的身边响起,感慨道,这让夏佐不由怔在了原地。

夏佐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发现那是一名衣着打扮与永冻岛居民相仿的少年,少年穿着一件可以放置许多物品的宽大外衣,外衣宽大,但却不厚也不暖,少年的身上只有一条长长的围巾看起来有保暖作用,他的脸上挂着笑意,迎着夏佐的目光,就这样打量着夏佐。

“你好……你也是永冻岛的人吧?”夏佐也打量了他一下,不由自主地问道。

“当然是。”永冻岛少年笑着回答道,脸上的笑容显得很是自豪,但笑完后神色却突然认真起来,“不过我也不会否认我们有些人确实倔得厉害。”

“可是你和我聊这个有什么用?既然他们都倔得厉害,那我们也就很难去改变他们,我也很难进入莉卡默斯。”夏佐反问道,想要从少年的表情看出什么答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