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年少不轻狂(1 / 2)

加入书签

我的名字叫战平,一个标准的八零后。

关于我的姓氏来源无从可查,但是长大后问起父母为什么给我取这个名字,父亲的回答是:“希望我的一生平平安安,而且名字起的简单点好养活”,出生在东北一个滨江小城的我,对这样的解释也是欣然接受,毕竟这个名字比狗蛋、狗剩儿要好的多。

我的童年过的非常平淡,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但也不贫穷,小时候父母的管教方式就是简单粗暴。只要不听话、撒谎、闯祸,等待自己的就是一顿暴打。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是为生活的基本所需而奔波,父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跟你讲大道理。所以小时候因为怕父母,我算是比较听话的孩子。上小学时就流行大型游戏厅玩游戏,但迫于爸妈的威严,我居然高中之前从来没去过那种地方,这可能在同龄男孩中我都算个异类。

小学毕业后的一天,老妈带着我去她同事李姨家做客,当晚在她家吃晚饭。

吃饭聊天时,李姨说道:“妹子,我家老爷们儿会算命,平时给别人算命还是他的副业呢!”

老妈当场来了兴致,问道:“姐夫,给我这儿子算算呗。”

姨夫认认真真的看着我,而我出于害羞以及对饭桌上拔丝地瓜的毫无抵抗力,根本没时间看他,只顾长大嘴巴不停的吃。

过了一会,姨夫说道:“孩子现在太小,没法看手相,这面相也看不出来什么。但是我看啊,你这儿子长大以后可能很受女孩子喜欢啊,哈哈。”

老妈笑了笑又马上报出我的生辰八字。

姨夫想了想,说道:“我只能说他们这一代人就好像树上的树枝。”

老妈疑惑的问道:“这咋讲啊?”

“这一代,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以后压力会很大。长大结婚以后,双方加在一起就有四个老人需要赡养。”姨夫想了想又说道:“他们长大成人后在社会上发展,就好像树上的树枝一样摇摆不定,会是新一代最迷茫的一批人。”

老妈忙问道:“那咋整?你给点建议。”

姨夫道:“关键看树干。啊,是这样,我说的是他们这一代人,我的姑娘也是一样。”他指着自己的女儿说道:“我们做家长的就是要给这些孩子灌输一个思想,那就是为人处世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做事要问心无愧。这就是我说的树干。只有这样,再怎么摇摆不定也不会有事。以后他们自己内心就会有一杆秤,逐渐也会稳定下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做长辈的也不用为以后的事担心太多。”

他的话我就好像没听见似的,回到家时,只是回味着拔丝地瓜的味道。

老妈把姨夫的话记住了,这也是为什么多年后她能对我放手,让我独自一人去异乡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转眼已上中学,这时的同班同学已经有人开始早恋,而我作为别人眼中的听话孩子,对这些完全免疫。其实是从小怕父母的原因,知道自己一旦早恋,少不了来自爸妈的“暴风骤雨”。

我虽然在同龄人中不算突出,但有个优点,就是内心的承受力比同龄人要高的多,其原因也来自老妈。

生活在一个小城市,我上的小学和中学都离她单位很近。

她在医院工作,是一个比较清闲科室的护士。从小学到中学,她每天中午都带饭,我午休时就去她单位吃,吃完再去上学。

正是因为这样,经常在去她单位和离开时能看到需要急救的患者刚刚到达医院大堂。有满脸是血的、有断胳膊断腿的、有肠子外露的、有昏迷的,也有已经去世身边家属崩溃痛哭的……,这样的场面见多后我自己都已经习惯了,而且根本不影响我的午餐食欲。因此导致老妈对我的评价是“生了一个没心没肺就知道吃的儿子。”

初中的生活和小学的生活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区别,当时甚至对什么中考没有任何概念,连考中专和考高中分别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

小学时开班会老师也问过每个人长大了想干什么,大部分都是想当科学家、想当医生、想当飞行员、想成为画家、想成为人民教师等等,我当时说的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毕竟年龄太小,根本没想过那些。

可是在初中读书时,全国的江河大面积发生洪涝灾害,看到解放军抗洪抢险时的英姿,那样的画面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特别是在抗洪胜利后学校组织学生欢送解放军,当我们拿着鲜花喊着整齐的口号,看着一辆辆军车从面前驶过,看着车中的军人向我们敬着标准的军礼,那种感觉是让一个孩子无法忘记的。那时就以成为军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后来将这个想法告诉爸妈以后,他们给我的回答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军校,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合格的军官。

九十年代末,我顺利的考上了本市的省级重点高中,尽管只比录取分数线多两分,但也足够骄傲。

进入高中一切都变了。

同班同学给我的感觉一个一个都那么成熟,男生的身高好像都比我高似的,发下来的课本好像也和我没什么关系,上课也听的不是很懂,每个年级还分出所谓的“小班”,学校离家也变得很远,而且动不动就考试。所有的感觉都是陌生和不适应。

幸好高中刚开学时学校组织了维持一个星期的军训,有着军人情结的我看着教官的军服非常羡慕。其他同学都觉得军训很累很无聊,每天都是重复的动作,但我却乐在其中,非常珍惜这一个星期的时间。

军训期间,教官为了防止学生感觉过于枯燥,也组织了一些团体活动,其中包括篮球比赛,也正是那时我迷上了篮球,最喜欢的就是在篮球场模仿美国NBA各大球星的篮球动作,最喜欢的声音就是篮球空心入网的清脆之声。

由于我热情外向的性格,很快也和同班同学熟络起来。高一开学两个月后的一天,午间休息,我的同桌外号胖子突然说道:“走啊,干几杆台球去啊。”

“台球?我不会啊。”

“没事,我教你,一块钱一杆,我请你。”

“啥叫一杆?”天真的我一脸茫然。

“就是一局,走,快点,看时间还能干两三杆呢。”胖子无奈的说道:“速度,就学校对面,走了。”

我带着新鲜感紧紧跟随,尽管台球在那时并不新鲜,台球厅可以说随处可见,但我确实没去过。

在胖子的带领下,我成功陷入台球游戏。那个年代和那个年龄段攀比家庭、金钱等方面还不是很重,男同学们在学校攀比最多的反而是我篮球打的比你好,我足球踢得好,我台球能打你几比零,就是很少攀比学习的。

高中第一年我就已经学会篮球、台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就连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我都能报名从没尝试过的长跑,标准的运动达人一个。

有得必有失,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身高也长到一米七八,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就在全班最后十名里徘徊。

就身高来说已经算是成年人,爸妈不再使用棍棒中出孝子的方法,但这样的学习成绩依旧让他们失望,而我的回答是:上高中不适应,暂时没跟上不代表什么,我会努力。

高一的学习就没跟上,可想而知高二时的成绩。学习没跟上,但由于自己的性格原因,我在班里的人缘极好。临时有篮球比赛,我都能在女同学那里借到运动鞋,当然是脚大的女同学。比赛后,鞋都是臭的,就那么直接还给人家。

都已经高二了,早恋的同学很多,也有很多男同学开始偷偷的抽烟,而我就好像屏蔽了这些事,每天除了上课,几乎都在运动场上。

转眼高三来临,仿佛一瞬间上了战场,老师的督促、爸妈的期望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我自己也下定决心抓紧复习。为了压缩学校与家之间往返的时间,我提出个大胆的想法:住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