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老张与夜初(1 / 2)

加入书签

一个多月后的一个清晨,张水德正准备出门做生意,却发现摊车推不动,细细一看,这摊车的轮子与车身连接处出问题了,于是老张便进屋拿出工具,嘴里还一直念叨“老伙计,我都还没坏,你倒是经常坏啊,你坏了还有我来修,我坏了可没人修,你比我幸福。”

这时夜初和星儿正巧回来,手里还拿了些包子油条,夜初见老张在修车,便上去帮忙,而星儿见厅内板凳上老张的衣服,便说“老张,你这些衣服要洗吗,反正我和夜初的也堆着,给你一块洗了吧。”

老张道“那谢了,我正愁没时间洗呢,谢谢星儿。”

在夜初的帮忙下,推车子花了十来分钟就修好了,两个人坐在院里石阶上边吃早餐边聊天,老张道“今天这么有空,第二批警服订单完成了?”

夜初道“对啊,昨天刚交货,待会儿还得去给工人们发工资。”

“想必这次一定赚的不少吧,接下来准备拿这笔钱做什么,要不就把楼上这位娶回家得了。”

夜初笑道“不急,我和星儿还小,趁现在多赚点钱,以后才能让她过上好日子。只是,话是这么说,赚钱又谈何容易啊。”

老张道“你们这两批订单已经赚了不少了,够你们潇洒一阵子了,还不满足啊,再说了,你不是和警局签了一年的协议吗,等时间到了还可以续约。”

“警服可不是天天有人要的,这两批已经完成了,估计在换季之前都不会有新单了,而且警服的利润本来就低,若想就靠这单子闯出名堂,太不现实了。”

老张微笑道“你能想到这层,看来你还没被眼前的一点小利冲昏头脑,很好。”

“呦,感情你刚刚说那么多都是在试探我呀。”夜初道“老张,有个事儿你帮我分析一下,昨天我和星儿商量了一下,我们想在用手头这些人开一个小型服装厂,我们雇人自己做自己卖,就像这次的警服一样,你说呢?”

老张想了想,严肃地说“自产自卖,这是个不错的想法,这和那些大厂的经营思路差不多,但以你们现在的情况,我觉得还是太早了。”

“怎么说?”夜初问道。

“衣服做出来主要还是给人穿的,如今上海人一共分三类,上流、中流和底层,对于底层的人而言,缺钱,衣服烂了补一补又穿,一件衣服除非不是烂的不能穿了,他们一般是不会买新的,因此服装业主要的顾客还是以上流和中流人士为主,上流人不缺钱,什么都讲排场讲名牌,他们只会去选择那些有名气的服装,而你们显然达不到这个标准,至于中流人士,他们不算富裕但也不算穷,但他们喜欢精打细算,很多购买习惯也喜欢跟着上流人士走,说到底就是喜欢面子,爱面子的人往往都很挑剔,那你们自己的生产的衣服凭什么能对上他们的喜好呢。你现在找来的那些妇人都是巷里街道找来的临时工,他们做警服、工装这种外观难度不大的服装尚且要你严格把关,那要换了市场上那些处处讲究的服装,他们的那点手艺就未必能成了,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大厂用的都是机器,机器不仅生产效率快,而且做出来的东西统一规格,可纯手工就不一样,每个人做的都会有些许差异,而且生产效率也跟不上,短期还好,可时间长了,各种问题也就出现了。”

听到老张的话,夜初犹如当头棒喝,道“看来我还是把生意想的太简单了,服装业还是掌握在那些大厂手里啊。”

“那你知道那些大厂为什么能在行业里独霸一方吗?”老张道“因为他们不仅有先进的机器,还有优秀的管理制度,从上到下分工明确,进货、设计、加工、宣传、售卖,他们都有一条严格的操作线,他们中有的还有老字号招牌支撑,而这些,你们还无法和他们竞争,即便是你现在开了一个服装厂,估计也开不久,还会赔进去。”

夜初叹息道“我以为自己摸清了生意的门道,原来我还是只菜鸟,现在就想飞了,真可笑,老张,谢谢你,要不是听了你这些话,估计我和星儿又会被打回原形了。”

老张见夜初一脸失落的样子,安慰道“你也不要太灰心,你正式开始做生意还不到半年,却能干到这个地步,这已经比大街上那些小商贩强太多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其实你可以去那些大厂里历练一下,去学学他们的生产和管理,以及经营方式,虽说这些东西一些商业书本里也有,但是有些东西书里可以学到,有些东西不能学到,因为书本里的是字,而生活里的是人,与其纸上谈兵还不如亲身体验。”

夜初微笑道“老张,你的见解可不像一个摆面摊的,准备什么时候出手?”

“出手什么呀,这点浅薄的经验也不过是当初开饭店时积累下的,我老了,挣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够吃够用,活的自在开心就够了。”

“这不是你的真心话。”

“那你觉得我的真心是什么?”

“我觉得你在等一个机会,你经历过大风大雨,成功过、失败过,所以你现在才会这么小心谨慎,开饭店跟纺织厂有什么关系,可你却了解的那么透彻,其实你一直在关注着上海的生意圈,你一直在等一个时机到来。”

“夜初,你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对生意的悟性也很高,但你要要牢牢记住,做生意的是人,生意做的也是人,而人是会变的,人的道其实就是商业之道,当你无法摸清这条道时,那就得先学会忍耐,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仅要有雪亮的目光,更要有绝对的耐心,记住我的话,对你有好处。”

夜初点头道“我记下了。”

就在此时,有人唤了声“张水德”,随即门口走进一名中年妇人和一名年轻后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