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 前夕(2 / 2)

加入书签

对于这些二三线的小风投,他们的钱并不多,可是人脉关系,盘根错节,却可以影响很多人,别的不说,如果杨青想要进军外国,尤其是米国的话,没有米国资本的加盟,基本就没有可能。

这些人以前在娱乐行业,不说是一言九鼎,也差不了多少,那些顶流的明星背后自然有人力捧,他们也没有多少办法,可是那些新出道的,或是流量明星,却是大多出自他们的手笔,想让他们做点什么,也简单的很。

如果不是上两年娱乐行业损失惨重,还有国内环境的变化,他们也不会想着跑到圈外来补血。

以他们的人脉,出手几次,也算是小有斩获,没想到这回遇到了一个敢不给他们面子的人,自然就激起了他们的怒火。

而混在娱乐圈的人,对于操纵民意绝对是有一套的,不然那么多的热搜是哪里来的。

其实也怪鸿信翻译软件过于强大,强大到差不多直接打烂了那些英语从业者的饭碗,切身利益受损,影响的何止几百万人,往深了说,就连国家教育的格局都要改变。

有了鸿信翻译软件,英语就将从一门至关重要的主课,退化成一门选修课,甚至未来不想要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已经就不需要再多学一门语言了。

就算是那些和英语接触最多的程序员,其实那些英语都是一些固定格式,甚至死记硬背都能记下来。

其实那些专业学习英语的人,也都是高学历人员,只要挺过了这段转型期,总会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位置的,然而就跟火车取代马车,机器取代人工一样,必然要经历一段痛苦的转型期,这段时期才是最难熬的。

恐慌的情绪,再加上有心人的煽动,鸿信很容易就被推上了热搜,并且在有心人的推动下,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在一个成熟的官僚社会,维稳几乎是他们的本能,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暂停鸿信翻译软件的上市,几乎是必然,如果不是杨青适时把海外版的翻译软件在海外上市,功能更加齐全,并且把海外的影响直接引到了国内,他们动手的时间还要早。

可杨青却忘了国内和国外是断开的,而国内的网络,其实是掌握在他们手里的,由于杨青不愿意在网络上暴露小嫒的能力,从海外搬运的视频很快就变得无声无息,而网上喊打喊杀的声音却甚嚣尘上。

这种情况下,只要有心人稍一推动,自然就会展开对鸿信翻译软件的调查。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次就是他们动手的前兆,反而杨青想要自保,却有许多的难度。

尽管鸿信翻译软件不过是小嫒随手的作品,可同样是杨青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决不能轻易放弃。

可想要自保也没那么容易,毕竟舆论已经掀起,除非他找到一个强大的助力,否则是没有那么容易过去的。

可是想找助力,就要引入风投,那他所有的坚持又算什么?

杨青的脑袋转得飞快,既然如此,那就把另外一件大杀器推出来吧!

前面我们就说,小嫒出现后,他就有了好几样的黑科技,然而除了人工智能之外,最强大的,恐怕就是小嫒的文件的压缩能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