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核心,大势(1 / 2)

加入书签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随着红石镇内外的人越聚越多,到了现在,这里已经远不是方天初到时候的那个僻静的小镇了。

就是夜晚,许多时候,这里也是灯火通明的。

方天晋入法师所造成的喧嚣还未散去,此地开辟新城,并由方天担任城主的消息,又一次如超重型的炸弹,轰炸着这个本就已经不宁静的小镇。

整个周边的空气中,似乎都充溢着一种让人心神不定的躁动。

但是身为这一切的当事人,对于方天来说,这一晚,依然是一个宁静的夜晚。

还是枫林大院。

还是井中。

深井隔绝了喧嚣,也隔绝了内外。

井外的方天,是欧文安德森等人的小弟,是小伯格小琪琪等人的大哥,是帕特莫里希的老师,是安迪埃里克等人的会长,是红石镇上下津津乐道的神之子,到了现在,也是被千万人谈论和期待着的城主大人。

井内的方天,却只是方天。

一个身为魔法师或者说修炼者的方天。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却并不对立,反而是相辅相成。

对于方天来说,外面的一切经历与感受,他接触到的每一个人、事、物,包括前世的那些,都是他修炼的资粮。而修炼所带来的成果,则让他拥有一种从容或更加从容的资格,来观照并参予着外面的一切。

就在这样的一种往复中,方天从起步时的三级,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的法师。

这种往复,是从方天刚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的,但是确切地体会到并明晰着这一点,却是最近,甚至更进一步地说,就是这几日。

而明晰这一点之后,给方天带来的。是意识中一种无法言喻的改变。

之前,虽然到了修炼的时候,方天能迅速地将外间的一切事务与纷纷扰扰都屏蔽在意识之外,但是。那个时候的他,意识状态其实被分成了两个部分。

修炼时候的意识状态。

非修炼时候的意识状态。

并无什么不妥,但到底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而现在……

虽然是处于冥想状态,但是许多的思索都在继续着。而虽然进行着许多思索,但是冥想。却依然甚至可以说是更加深沉宁静,如月光洒向大地,静静地流转在整个身心。

似醒非醒,似静非静。

这样的一种状态,难以形容。

但是方天深深地迷恋着或者说沉醉着,这种感受。

获得这样的状态才三五日的时间,但就在这三五日里,方天很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身心进入了一种新的层次,身惬意,心宁静。而精神力,更是处在突飞猛进之中。

精神力,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其实到了现在,方天依然不是很清楚。

身为魔法师,以精神力的增长为核心修炼的魔法师,居然不知道精神力是什么东西,这乍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实并不奇怪。——许多时候,人们对许多东西。一向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知其所以然,是理论学派的事。

作为应用学派,只要知其然就可以了。

不过方天却是一个妄想脚踩两只船的人。他现在的脚上,踩着应用派这只船。而他的另一只脚,却已经在向着理论学派延伸。

是前世的文明与经历,给了他这种野心和胆量。

在魔法修炼一途上,若只是从应用这只船上获取进步,那需要太多太多的经验积累,换而言之。就是需要传承,需要教导,需要一个过来人点点滴滴的灌溉与培养。

但那无疑是方天无法望想的。

所以方天只能在坐着这只船的同时,自己构建着另外一只船。

就如行路,从前世的西安到北京,应用学派的走法,是手里拥有着地图(传承),或者跟随着师执长辈(教导),一步一步,一段路一段路地走着。

在哪里拐弯,在哪里转向,在哪里休整,在哪里换道,都有着明确的、详尽的经验标识。

理论学派呢?

他没有地图,他也没有师执长辈,那他该怎么走呢?

惟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某种手段,获得北京的大体方位,然后,以这个方位为指导,向那里走就是了。

用装逼的话来说,这叫明心见性,直指根本。

用苦逼的话来说,这就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至于到底是装逼还是苦逼,就看当事人怎么看、怎么想了。

方天是认为自己很苦逼的。为了前行,他什么手段都用上了,什么梅花桩,什么竹林狂奔,什么跳山崖,什么疲劳游泳训练,什么无为法,什么一动一静……

总之,所有他能想到的、可能对他的修炼有帮助的手段,几乎全都用上了。

这种上蹿下跳,在这个世界的那些应用学派修炼者看来,自然是莫名其妙、不知所谓。但是方天又确实靠这些手段获得了大踏步的前进,于是,那所有的莫名其妙,就摇身一变,变成高深莫测甚至是“神秘莫测”了。

再于是,出自方天之口的一切,都被这些土著们,当成了“明心见性,直指根本”。

其中的是非曲折与酸甜苦辣,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

沉浸在冥想中,沉浸在精神力是什么的思索中,沉浸在一到九级魔法学徒阶段冥想法则的分析与思考中,沉浸在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的归纳总结中,到了约摸夜半时分,方天的意识,转向了对外间事务的思索。

前世时,有一本太监书,叫《红楼梦》。

《红楼梦》里有一个角色,叫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她厉害的地方并不在于精明强干,也不在于口舌如刀,更不在于什么很辣人称凤辣子,而在于,她取得了两个人的信任。

一是贾母,一是王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